公共道德无小事,利己意识别再“自由飞翔”
社区牵狗遛弯,狗突然伤人,本是一起简单的民事纠纷,为何发酵为全网关注的舆情热点?新华社记者赴河南安阳展开实地调查,发现多个部门层层失守,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未落实到位,导致小事拖大。(11月20日新华网客户端)
此事件虽然以当事人道歉作为初步结果告一段落,但透过纠纷本身貌似又透露出不一样的信息,“狗咬人”事件,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咬出的背后不可忽视的公共道德问题。
一、媒体正在起到群众监督的作用。在生活中,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人们普遍相信媒体的力量,更多人把生活中出现的矛盾纠纷,也得以通过微博、朋友圈等网络平台“见见光”,希望舆论来给其撑腰,一些琐事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涉及到公共道德也并非小事。小莉帮忙节目,应该收视率也不错,但是经过了那么多次帮忙,最后也还是毫无效果。历时两个月后,随着“国家队”介入,事件终于出现了拐点,该免职的免职,该道歉的道歉。试想,如果没有公权力机关介入,媒体起的作用也只能是从公共道德层面去抨击了。所以,归根到底,本次事件的解决,舆论和媒体是药引子,真正起作用的药材,还是公权力。
二、公众文化和道德需要重建,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自由为限度,利己主义要不得!此次事件,如果剔除狗主人的“体制内身份”,这样的事儿在我们身边也并不陌生。从小区豢养大型犬、遛狗不牵绳、宠物狗随意大小便,到轻轨里吃泡面、动车上霸座,再到老人责备年轻人不让座、年轻人指责老年人霸占篮球场,发展到最后的“震楼器”互攻,一桩桩,一件件,都可以说是因为人们的自由意识“出界”造成的。这其实折射出人们的一个普遍心理——占便宜。通过“越界”的行为,去占别人的便宜,去占单位的便宜,去占体制的便宜。希望此次事件可以成为我们的一次契机,一次反思的契机,一次重建我们公众文化和道德的契机!
文/赵彬岐
分享到: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跟贴排行
点击排行
- 148091警方:现场痕迹显示胡某宇曾在围墙上活动
- 243937总台记者调查:胡某宇的尸体被发现现场情况
- 335591真相大白!胡鑫宇事件6大疑团均已解开,击破9个谣言
- 432004监控公布:胡鑫宇持录音笔走上宿舍5楼阳台 停留约3分钟
- 526026教育局辟谣一文武学校殴打学生致死:该生因疾病在家中离世
- 613868胡鑫宇缢吊地点为何成搜索盲区?
- 713702胡某宇失踪事件调查:录音笔里面有21段音频文件
- 81310131省2022年人均收入公布:上海北京逼近8万元
- 17283监控公布:胡鑫宇持录音笔走上宿舍5楼
- 26525胡某宇失踪事件调查:录音笔里面有21
- 35582这一件事,普京说他难以置信
- 45003上海动物园通报小老虎意外溺亡:应激跳
- 54792美方开始扣留来自新疆的铝制品,外交部
- 63751女子买房9年还未封顶,每逢过年回家借
- 73633网传集中供地制度将取消 专家:不可能
- 83526关于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