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不动产证,孩子上学有保障了”“解决了压在我心头多年的一块大石头”“真是把工作做到我们老百姓心坎里了……”今年以来,淄川区自然资源局接连收到群众送来的10多面锦旗。究其原因,区自然资源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将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具体举措,积极化解“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困扰群众多年的近2万户“无证房”依法转正,有效保障群众了切身,得到了群众的极大肯定。
淄川区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成因复杂、时间跨度大、涉及户数多,需多个部门合力处理、全区上下共同发力。对此,淄川区将房地产领域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确定为全区十大民生项目,成立区级化解房地产领域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专班,由区自然资源局牵头负责解决问题。
“局里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办公,深入社区宣讲政策、调查摸排,加班加点对涉及的114个建设项目认真摸排梳理,将其中99个项目、420幢楼房1.9万余户住宅纳入省自然资源厅监管系统,倒排工期,简化流程、协同镇办共同作战,找准问题突破、打通办证‘堵塞点’。”淄川区自然资源局局长张学文介绍相关情况。
此外,区自然资源局通过机关党员社区双报到,主动上门开展房地产遗留问题政策宣讲,现场答疑解惑,引导居民按照政策规定有序办理不动产登记。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邀请社区书记及尚未解决不动产登记的代表召开座谈会,对不动产登记相关政策进行解读,稳定未办证群众的焦虑情绪,对每个项目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详细对群众耐心说明,让群众吃上“定心丸”。
原淄川区煤炭局利用原办公区建设职工宿舍楼,因涉及土地用途变更,且与相邻宗地存在纠纷,导致不能办理不动产证。今年3月底,区自然资源局邀请相关权利人召开现场会,商讨宗地纠纷问题,逐一解答相关权利人疑问,最终相关权利人在权籍调查表上签字确认,使权属纠纷得到化解。
张学文说,“房地产遗留问题复杂多样,处理起来并非易事。”对此,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党员责任担当,攻坚破难,运用“有解思维”,简化工作流程,充分站在群众角度上考虑问题,坚持到项目现场分析问题,研究制定解决办法。
淄川食品厂(1992年破产)宿舍楼项目因缺乏规划、占用其他单位土地建设等诸多因素症结缠绕,导致住户无法办理不动产权登记手续。面对群众的急切期盼,区自然资源局决心一定要捋出破解关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和调阅档案,终于确定超范围占用土地的归属权利人,8月份为其补办用地手续,规划部门出具符合规划证明材料,住建等部门组织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并出具证明。经过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在取得用地手续3天后完成了不动产初始登记。
“日常工作中类似上述复杂的现实情况极其普遍,党员干部带头从未退缩喊累,而是加班加点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调研,分析不动产登记问题症结,坚持“一楼一策”“一地一策”,“精准施策”,于10月底在全市率先全部完成城镇住房遗留问题初始登记,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张学文说。
(唐琼 孙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