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照
有一道冬日常吃的粥
它无需高大上的食材
没有复杂的烹饪技巧
它半汤半食、半菜半饭
与时下流行的各类精致咸饭相比
它算是正宗的日照本土原创美食
这道粥,将养生、生活的智慧集于一身
既可以果腹,又可以暖身
足以叫人在每一个寒冷的日子里反复回味
是冬日里最朴实的幸福味道
天一冷,很多人都想喝点粥。在中国人的心中,粥是一粒粒开花的米,它是食物,却早已超越饮食———上古时期,黄帝烹谷为粥,延续了华夏文明。《史记》里载,仓公以粥为药,佐证了“药食同源”。陆游食粥延年,留下了“只将食粥致神仙”的养生心得。寻常人家,更是日日离不得粥。

时下,随着人们食物种类的复杂多样,粥的种类也有很多种选择。粥可咸、可甜,什么小米粥、玉米粥、八宝粥,什么皮蛋瘦肉粥、什锦海鲜粥,种类多到不可计数。
咸粘粥,也叫“三合一”,因为食材简单到只有三种:地瓜、萝卜、花生面。



极致的成品咸粘粥,要浓郁粘稠,汤菜相连。每喝一口咸粘粥,味蕾都会被浓浓的地瓜甜味而包裹,再加上萝卜丝的软烂,点缀那花生香气的升腾,每一口都是丰富的舌尖体验,没有三碗是不肯罢休的。
在“南甜北咸”的饮食结构大框架下,能在山东日照吃到这样一份略带甜味的咸粥,可谓是一份难得的小清新和别样的美食体验。
在冷冷的冬日早晨,来上这么一碗暖暖的粥,瞬间从头温到脚,激发人们一天的奋斗动力。
读懂它,就读懂了前辈的生活

现在,喜欢做这道美食的人多数是五六十岁以上的年龄,为啥?大概是被艰苦的生活磨炼出了生活的智慧,也便对这道美食有了别样的眷恋。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冬日的食物单一,冬天的蔬菜除了时令的白菜、萝卜、胡萝卜,还有为数不多的根茎类植物,土豆、地瓜,等等。所以,咸粘粥这道冬日里的专属,便成为彼时日照人冬日餐桌上的一道必选菜。
说实话,现在很多人提起来吃地瓜都是胃里泛酸,嘴里流酸水。在那个缺衣少食、吃不饱肚子的年代,一大家子人一天三顿吃地瓜的那般境况,着实让人难忘。相比能有咸粘粥来喝,已经是打牙祭般的美食盛宴了。尤其是在成长期的孩子,天天吃粗粮,缺少脂肪、蛋白质的摄入,营养严重缺乏,如果适时来这么一顿有菜有油水的饭,肯定是吃到肚子滚圆的。
地瓜能够充饥,萝卜能够消食,而花生则能够增加能量。这样一锅粥,亦菜亦饭。据说,一个壮年男劳力,喝上三碗就能顶一个上午,打石头、推车子,这样的力气活都不在话下。
在几乎没有多少食物可供选择的情况下,这样谈不上有多少营养的咸饭,也不知不觉得吃到大,直到离家去外地求学、当兵、工作。
如今,不管是身处乡村城市,只要想吃就能品尝到各地的特色美食,但是,能喝上一碗正宗的风味咸粘粥,却是一种难得的奢侈。咸粘粥,这个本土原创的美食,竟成为很多人背乡离井、远行他乡时记忆深处最“故乡”的滋味之一。
如今,日照的很多小吃店、早餐摊,甚至很多大饭店也在做这种粥。只不过,很多做法在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增鲜、增稠,并加入了点缀,令食物在果腹的前提下多了些审美的享受。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从身边的食物开始寻找美味和生活的智慧,这也不愧是一种智慧的存在。
也许,正是因为食材的寻常却又让食物超乎寻常,咸粘粥才得以在日照各地得以生根,在平凡的烟火中得以传承,历久而弥新。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粥是人们最难舍弃的主食之一。它虽简单,但一年到头,它应该是当之无愧的C位。早上起来可以喝一碗,没胃口可以来一碗,加班熬夜也能来一碗。
古人通过千年的实践,对各种杂粮有何功效、何时宜吃、何时不宜,都有细致入微的区分,不同的时节恰当地选择和搭配杂粮,顺时而食,比人参虫草滋补的作用还要强。
地瓜以前是穷人的主食,很多农村人都会表示“小时候吃够了”。现如今,精米白面、鸡鸭鱼肉吃多了带来很多健康问题,这些一度被人们看不起的食材越来越被推崇。地瓜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可提供大量热能,可谓是粮食和蔬菜中的佼佼者。欧美人赞它是“第二面包”,法国人称它是当之无愧的“高级保健食品”,日本人说它是抗癌最佳蔬菜之一,并将其列为抗癌蔬菜榜首。
红薯虽小,养生保健作用却这么大,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元素,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叶酸水平,滑肠通便,健胃益气,是很多爱美人士和老年人不得不爱的健康食品。
萝卜被人们称誉为“小人参”,冬天除了白菜,萝卜也是餐桌上的常客,民间还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的说法。它物美价廉,有消食顺气、醒酒、化痰、治喘等功效,萝卜中稍带辣味成分的芥子油,有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的作用。萝卜中的淀粉酶、氧化酶等酶类也可帮助消化,促进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分解,使之得到充分吸收。进入秋冬季之后,多吃萝卜有助于身体健康。
花生素有“长生果”之称,吃对花生,花生是“高饱腹感”食物,能让你感觉更饱,或者饱的时间更长。中医认为,花生能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可润肺补脾、和胃益气等好处,即使爱美怕胖的女士,也不用担心吃花生会增重。
原来,我们的祖先早已在生活的寻常里觅得了养生的智慧,并把这些智慧糅合进一日三餐中。参透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饮食智慧,我们每日的养生,就可以从清晨的一碗粥开始了。

冬日
不用刻意去寻求山珍海味的滋补
这道咸粘粥取材时令时蔬
寒冷的季节喝一碗便从头暖到脚
(全媒体记者 孙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