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为1412户居民免费安充电盒

2021-11-22 11:31:37 来源: 潍坊发布 举报
0
分享到:
T + -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为彻底解决“飞线”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潍坊市潍城区岳王庙社区太平街小区的社区干部积极想办法,为1412户居民免费安装了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充电盒等设施,得到小区居民一致好评。

解决充电难

是老旧小区普遍的头疼事

初冬时节,走进太平街小区,在一处居民楼下,墙面上几个白色的小盒子引起记者注意。小盒子安装在离地面大约一米高的位置上,约有一个手掌大小,一条白色线槽将几个小盒串联在一起,盒面上还喷涂着每户居民的房号。这就是在此次老旧小区改造中,备受居民好评的电动车充电盒。

太平街小区为每户居民都安装了电动车充电盒,安全又方便。

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太平街小区,共有居民楼30多栋,常住居民1400多户,居民以老年人和年轻租户为主。电动车是不少居民出行的代步工具,可如何给电动车安全充电,一直是居民最头疼的问题。

今年52岁的冀先生作为最早的一批住户,他说,“过去居民给电动车充电,最多的就是扯‘飞线’,原来在院里一抬头,密密麻麻的全是电线。有人还把电瓶提到楼上去充电,不但麻烦,而且很不安全。”

“有厦子(地上储藏室)的居民基本都是把‘飞线’扯到厦子里,没有厦子的,干脆就把插座从楼上顺下来,一点防护都没有,很容易引发火灾。”岳王庙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明明说,“我们前期也经常做工作,上门走访劝说,但效果一直很不理想。”如何彻底杜绝小区居民“飞线”充电?这成为摆在岳王庙社区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小区曾建充电车棚

但问题多利用率不高

为解决飞线充电问题,小区前期也曾在院里安装了社会化充电桩,但使用频率并不高。

26号楼的居民张先生就在小区附近上班,他告诉记者,“小区里安装的充电桩车棚比较少,而且都设在偏远的角落里,除了在附近楼上住的外,我们这些住得远点的居民,基本没去那儿充电的。”

在太平街小区31号楼前,记者看到了曾经为解决“飞线”问题安装的社会化充电车棚。车棚长度在10米左右,一共安装了20个充电设施。陈明明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充电车棚,太平街小区一共有4个,分别在31号、30号、22号和12号楼附近,位置相对比较分散,利用率一直都不高。

徐先生就住在31号楼,经营着一个小门头。在小区安装充电盒前,他的电动车一直在自家门店内充电。为何不去只有几步之遥的充电车棚充?徐先生说,除了充电价格比较高外,更重要的是经常没地方停车,“有很多人明明不充电,可还是要把车子停在车棚里,导致想充电的人充不上。”

“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诸多问题,比如数量较少,位置比较分散;同时,充电插口被无故占用的情况也很严重。”陈明明说,“我们就想着找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为居民安装充电盒

安全做到“双保险”

为了彻底解决充电难题,岳王庙社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专门追加了一项,为有地下室的居民安装电动车充电盒。对没有地下室的,实行强电入厦措施,为居民的厦子安装电表。

对没有地下室的居民实行强电入厦措施,为居民的厦子(地上储藏室)安装电表。

“过去四个充电车棚花了3万多元,但并没解决电动车充电难问题。这次加装充电盒和强电入厦措施,总投入在42万元左右,虽然花费多了,但彻底解决了困扰小区的充电难题,从长远来看,是绝对值得的。”陈明明说。

10月中旬,经过20多天紧张施工,太平街小区的充电盒与强电入厦工程全部完工。“安装充电盒每户居民的费用大约在200元,强电入厦一户的费用在300多元,这部分费用都是从老旧小区改造的费用中划拨,居民不用花一分钱。”陈明明说,“后期如果出现问题,维修费用也是由社区负责。”

此次太平街小区安装的充电盒,与过去社会化的充电桩不同,每个充电盒都是从居民自家的电表中牵线,由专业电工师傅利用线槽铺设明线,通过楼上已经不再使用的垃圾道,牵引至楼下的充电盒上,每家充电盒都是独立牵线设置,不但使用方便,价格也更便宜。同时,不大的充电盒里,除了充电插座外,还安装了一个漏电保护开关,用于保证充电盒的安全。

“采用这样的设计,一是方便检修,更重要的是我们给每户居民都更换了新的电表,同时在楼下的充电盒里也安装了漏电保护开关,这样就能跟楼上电表的漏电保护开关形成双保险。”陈明明说。

用充电盒省钱又安全

居民满意度高

“楼下有了充电盒,充电用的是自家的电,跟过去用充电桩比起来,那真是便宜多了。”居民张先生说。张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楼下有了充电盒,充一次最多1度电,一个月下来,连10块钱都用不了,比用充电桩省钱多了。”

“有了充电盒方便多了,最重要的是安全了。”居民冀先生说,“原来不管是从楼上扯线,还是把电瓶提到楼上充电,都挺危险,万一失了火,那可就太吓人了。”

提起此次安装充电盒,小区居民赞不绝口。除了安装充电盒、强电入厦的措施外,岳王庙社区还对道路拓宽、单元门安装、声控灯安装、污水管道更换、外立面修复、内墙粉刷、新能源供暖等问题都进行了整改。“经过改造提升,小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以前不在这里住的居民,现在都回来住了。”陈明明说。

刘东 本文来源:潍坊发布 责任编辑:刘东_wf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