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雕塑院特聘专家景育民曾在采访中表示,城市公共艺术不是仅仅把一个雕塑强行介入空间当中,更重要的是和某些区域之间产生联系,共同去策划和设计,当代公共艺术强调人文关怀,也强调人人都可以享受艺术,它的终极目标是营造理想的生活方式,服务于民众。
近三年来,青岛面向市民举办了21次国内公共艺术展览和4次大型国际性展览,使公共艺术走进城市、融入公众生活,以艺术植入营造城市创意空间,激活城市活力基因,提升城市空间和公共环境的品质。
比如“2020中国·青岛公共艺术大展”,展出了涵盖环艺景观、装置与动态艺术、公共雕塑、城市家私等多种形式的公共艺术作品80余件,其中包括十几件室外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以实验性态度探讨与呈现了公共艺术的多元可能。

除了策划、举办各种大型公共艺术展览,青岛这几年还十分注重原创公共艺术作品的推广,组织艺术家与公众互动交流,并结合城市“微更新”项目,探索公共艺术品落地的可能性,“2020中国·青岛公共艺术大展”的参展作品《树影》落地胶州市海尔大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海尔大道是胶州市重要的门户道路和迎宾道路,它的综合整治提升工程也是2020年胶州市城市品质改善提升的一项亮点工作。2020年9月,胶州市在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指导和大力协助下,选定了位于青岛市雕塑园的《树影》雕塑作为海尔大道的景观雕塑。
《树影》雕塑以风动原理结合“树”的意象造型,通过机械手段构成科技、生态共融的人文景观,雕塑在风力作用下不断地运行、变化,给人以充满时代气息的诗意联想,同时激活了静态的空间环境,其所展现出的形象和意境非常符合海尔大道现代工业互联网的主题。

此外,海尔大道还进行了绿化提升、完善功能配套、在沿线周边打造了多处口袋公园和景观雕塑小品等工作,不仅为周边市民提供了休闲便捷的生活环境,还为胶州市项目的落地乃至周边商业的打造提供了便捷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青岛越来越注重城市内涵品质的提升,城市空间微更新作为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里的一项民生工程,自实施以来越来越被各区、市政府和市民所接受。
城市“微更新”成本低、灵活性强、参与面广,着眼处虽“小”,但格局“大”。2021年,“微更新”工作首次被列入市办实事,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市要实施25处城市空间“微更新”。
“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培养市民关注社区空间的意识,鼓励和促进公共参与的积极性,无论是扩充资金来源,还是‘微更新’实施效果,都需要社会力量介入,接下来将与各区市政府协同推进,加强统筹协调,严把设计关,验收关,切实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以自下而上的内生力量,让‘微更新’更精细、更有创意,真正让市民在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空间艺术中心副主任王强辉表示。
来源: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官方融媒体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