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治理和预算管理的深刻变革,近年来,淄川区洪山镇结合镇域实际情况,通过积极探索,摸索出了一套条行之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考评办法,让财政资金真正用在了“刀刃上”。
完善制度建设。把制度及人员建设作为关键环节,初步建成管理框架。通过学习市、区相关文件精神和通知,结合实际情况,按照“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成立由镇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印发《洪山镇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洪山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把全面实施预算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把资金绩效管理当做一条准绳,着力提高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及科学管理水平。
做好管理培训。洪山镇积极参与区财政局组织的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组织全镇相关部门,邀请专家进行业务培训,从绩效目标管理、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运行监控等6个方面和产出及社会效益2大指标,详细讲解,明确管理组织流程和绩效指标编制等,使绩效管理理念覆盖全镇110余人,机关干部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整体业务能力,为洪山镇顺利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扩大管理范围。截至目前,洪山镇政府共将11个项目共计2178.57万元纳入预算绩效管理,涵盖农村公益事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灾后重建、红色文化弘扬等重点领域。一方面,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由镇财审统计管理服务中心牵头,各项目相关部门参加,集中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运行监控,重点审查资金是否符合规定支出范围,预算执行进度是否及时、合理,并形成项目运行监控分析报告。另一方面,所有纳入预算绩效的项目都要进行部门自评,通过开展自评工作,形成自评表及自评报告,并将评价结果在网站进行公开,做到既亮“报账单”,也晒“成绩单”。有效提高了各个相关部门绩效工作的业务水平,增强了绩效意识,规范了支出行为。
通讯员 李金华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