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供暖是民生大事,随着天气渐冷,市区已经开始了集中供暖。那么,广大农村地区又是采取什么样的取暖方式,让群众供上暖、供好暖,温暖过冬呢?咱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走进奎山街道平台村,记者就被规整的燃气管道所吸引。正是借助这些管道,村民家里都暖和起来。上午9点半,村民范呈玉陪着2岁半的女儿玩益智游戏,孩子在舒适的环境里玩得很开心。
“我们家暖气片很热,有时候他们穿秋衣都可以。但是之前生炉子的时候不行,忘记放碳就不热了。这个开开就不用管了,而且一晚上都开着也挺好的。”范呈玉告诉记者,过去煤炭取暖的时候,安全是个大问题,而燃气取暖就避免了这个麻烦。去年村里推广天然气取暖,她第一批报了名。“原来的煤炭取暖太脏了,灰尘又多,这个方便,一步到位,既能取暖又能做饭,花费也挺合理的,去年一个取暖季,我婆婆在那边住,不在这边做饭,就花了800多块钱。”
现在,采用天然气取暖的村民都得到了实惠。但最初安装的时候,并不顺利。针对村民的顾虑,村两委干部逐一入户宣传。
“虽然是好事儿,但是老百姓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做了广泛的宣传,然后以每个小组为一个网格,网格员进一步入户宣传,做好动员工作,因为安装面越大,相应的越好安装。”平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庆军介绍。
无论选哪种取暖方式,百姓心里首先要算的是经济账。平台村两委除了做好宣传引导外,还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对使用天燃气取暖的村民给予补贴,第一年全村就有216户采取了天然气取暖的方式。
良好的供暖效果、合理的取暖费用,让原先持观望态度的村民动了心。今年又有47户报名安装天然气取暖设施,目前已经安装完毕,等待正式开通。
“看着别人安得好,今年就馋得快点安上。原来怕费用太高,这看着别人用得很好。”平台村村民徐西会说。
天然气替代了煤炭取暖,改变的不仅是取暖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
赵庆军介绍,村庄的整体环境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像过路的管道,燃气公司设计得比较合理,同时,各家各户的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很多户都达到了新的美丽庭院的评选要求。同时取暖的费用也在承受范围之内,在农村也能感受到城市的取暖氛围,说实话老百姓也都很高兴,这是一项实打实的惠民工程。
在农村,群众普遍接受经济实惠的取暖方式。北京路街道焦柯庄村的村民杨霞就采用了清洁煤取暖,她告诉记者,用清洁煤取暖,无烟无味、比较环保。“以前我们得自己出去买,现在村里都送到户,不用个人出去买了,体验很好,好生火,结实度也很好。”
在山海天卧龙山街道任家台村,村民汤娟也已经收到了配送到家的清洁煤。经过政府和村里的双重补贴后,她到手的清洁煤很实惠。“基本上就是一千三四百块钱一吨,因为自己家开了个饭店,用得稍微多一点儿。但是用完补贴后的煤,之后自己再购买的数量就很少了。”
在各村居推进清洁煤取暖过程中,尊重群众意愿,让他们自主选择。汤娟告诉记者,今年是她第三年使用清洁煤取暖了,这种取暖方式对于她家来说很实用。“室内温度一般在20度左右,温度比较合适,孩子放学回来写个作业挺好的,挺舒服的。”
除了对村民购买清洁煤进行补助外,任家台村还免费将清洁煤送给特殊群体,帮助他们温暖过冬。五保老人刘贤江告诉记者,去年村里给他的清洁煤还没用完,今年又给他送来了。“现在我也赶上这个时代了,挺好的。一年给我送1000多斤,够用了。”
“到村里一吨是2100元,村里再补贴600元,是1500元钱。然后村里再进行补贴,一吨是1300多块钱,就是一口人100块钱150斤。咱们村基本上今年用了100多吨。我们配备了工作人员,不方便来取的村民,直接送到家里去。对于五保老人,我们把清洁煤免费送到他家里去,保证今冬的供应量,保证足够他们用,确保他们温暖过冬。”任家台村任磊说。
(日照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加辉 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