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民政厅下发《关于确定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的通知》,滨城区6个乡镇(街道)、17个城乡社区参与申报了创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前期在街道(社区)自评申报、全区争创、市级推荐的基础上,经群众满意度测评和省级第三方专家评审,滨城区市东街道、市中街道文汇社区、北镇街道玉龙湖社区、彭李街道碧桂园社区被确定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滨城区的城市社区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创 建 篇
自全区启动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以来,滨城区民政局迅速行动,结合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将全省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纳入民政工作年度重点,全力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实现社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对社区“双创双高”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动员、再攻坚,进一步打通“双创双高”工作的基础细胞和毛细血管,全面提升滨城区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
在创建活动中,滨城区民政局紧密结合城乡社区建设实际,坚持以人为本、重心下移的创建工作思路,对乡镇(街道)、城乡社区进行分类指导,达到以示范创建带动社区建设和服务质量的目的。
坚持以人为本,重心下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将示范创建的重心重点落到城乡社区,健全公共服务体系、配齐特色服务项目,弘扬优秀社区文化、提升改善人居环境,落实经费人员保障、精准有效服务居民,着力打造一批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城乡社区建设示范点。
实施标准先行,分类创建。对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和农村和谐社区建设示范乡镇、示范社区四个层面的测评标准进一步细化,并逐条研究落实。把《指导标准》的一般要求同各地具体实际有机结合,突出亮点特色,从组织领导、治理服务、保障措施、社会协同和群众满意等方面规范示范社区创建。
秉承客观公正,扎实有效。各乡镇(街道)对照《指导标准》对城市和谐社区和农村和谐社区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自查,以《指导标准》为依据进行自评打分,区民政局深入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开展电话抽查等多种方式,征求社会各界和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自查申报实事求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示范创建活动成为落实政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
街 道 篇



【市东街道】 根据“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的指导标准,结合区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组织领导有力、服务体系完善、保障措施到位、共建共治共享和群众满意六大内容全面推进,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政负责人担任创建小组组长,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创建工作相关问题。市东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凝聚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社区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服务体系,破解发展难题,扎实开展居民自治,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市东街道《“三治”融合结出幸福桃李硕果》典型做法先后在学习强国、《中国社区报》、民政部官网媒体报道。



【市中街道文汇社区】 文汇社区位于滨城区老城区,辖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辖46个企事业单位、小区,总户数3455户,总人口8591人。社区根据“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创建标准,围绕“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的目标定位,在全区率先开展“向前一步”协商议事调解活动、“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项目、“爱心银行”为民服务项目,打造“六邻共聚、温情文汇”品牌,把亲、诚、惠、容的理念运用到社区治理中。其“向前一步”公益调解活动被《中国社区报》头版头条刊登推广。


【北镇街道玉龙湖社区】结合“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和“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开展双创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畅通入户访、网上晒、线下说、用心察、当面辩、众人集等渠道,全面收集居民诉求,融合法治、自治、德治、智治、共治建设,探索新兴城市社区治理新路径,形成“一核五融”社区工作模式,真正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彭李街道碧桂园社区】 依托“联社联亲 入网入心”大数据平台,创新形成“融合联动 枝叶关情”社区服务品牌, 充分发挥社区服务资源配置轴心作用,联动融合多部门共同服务居民,延伸服务触角到家到户,实现小区居民“问有所答、呼有所应,困有所帮、需有所供”。在全市首先开展“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社区治理先进工作经验多次迎接外地省、市观摩学习。
滨城区在“双创双高”活动中,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聚焦群众关切,创新社区治理路径,引导多方参与社区治理,精准有效服务居民,着力打造出一批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点,擦亮社区治理的“滨城名片”。
记者 彭翠翠 通讯员 李鸿雁 林霞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