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情志病的认识有悠久的历史。《内经》记载:五脏化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有余则喜,不足则悲;提出强烈的精神刺激引起精神异常,并能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同样躯体内脏的变化也可以累计情感。《难经》有重阳者狂,重阴者颠的观点。《金匮要略》记载: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丹溪心法》记载: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焉。
当今抑郁症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负担疾病,据统计中国有高达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约占到我国总人口数的4.2%。而抑郁症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精神方面变化,可归属于中医的“郁证”、“不寐”、“脏躁”、“灯笼病”、“百合病”、“梅核气”等多个中医情志病症状群。
中医对情志病的诊断名称有:郁证、狂证、痫证、癫证、不寐、脏躁、百合病、卑惵等。其病机特点是初期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失疏泄而成气郁;气有余便是火,可成火郁;由气及血可成血郁;气滞湿阻,聚而成痰而成痰郁;气滞痰湿不化则食积难消可成食郁。久病则心肝脾受损,病机可化为肝阴亏虚、心阴虚和心脾两虚的虚症。
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中医科运用中药治疗抑郁症,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采用涤痰开窍,安神定志,疏肝解郁等方法,在临床上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1涤痰开窍法:张子和不仅将痰分为风痰热痰、湿痰,沫痰(即食痰),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痰迷心窍”之学说,此法以大量涤痰药物为主,加安神开窍之类药物,往往收到良好疗效。常用中药有南星、青皮、陈皮、竹沥、半夏、天竺黄、石菖蒲等。
2安神定志法:心主血脉,心主神明,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若七情六淫所伤,神不守舍则出现精神障碍,安神定志法,就是针对精神病神不守舍所创立。此法常用红参、龙眼肉、柏子仁、酸枣仁、牡蛎、龙骨、五味子、远志、柏子仁。
3疏肝解郁法:气郁为诸郁之始,治郁先治气,调气先疏肝。治疗中以疏肝理气解郁为基本方法,从肝论治抑郁症.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4宣阳开郁法:阳气不达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指出对抑郁症的治疗当以调和营卫、宣阳开郁为基本方法,同时配伍和营调神之法,使营卫调和、阳气宣达从而诸证或可愈。治疗抑郁症应重视温通阳气和温补阳气,肝脾之阳气虚弱,其功能渐衰,肝气的激发动力不足,疏泄无力,不能条达气机,此时非温通、温补不能宣达。常用方药有四逆散、柴胡桂枝汤等。
5其他还有调气和中法、活血化瘀法、理气化痰开郁法、温阳兴奋法。
咨询电话:58566593
就诊地点: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门诊楼一楼国医馆(通讯员: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