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在大家开心买买买、收快递包裹的同时,殊不知,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却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快递单上包含了收货人的姓名、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后恶意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个人信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保护主要有哪些法律依据?
今年1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完善了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并设置了严格的法律责任。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也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作了相关规定。
日常生活中如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1.培养安全意识,不随意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
2.平时要注意销毁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防止因随意丢弃、使用不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3.收到不明来源的网址链接,要求填入个人信息的,谨慎进行核实,切勿盲目填写。
4.常用的密码要注意提高密码安全等级,定期修改密码。
5.善用法律维权,当个人信息遭受不法侵害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十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