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上线!浙大“智慧古籍平台”开启古籍阅读新模式
为了延长古籍的文化生命力,进一步提升古籍文献的普及率,11月10日,浙江大学“智慧古籍平台”正式上线。传统古籍整理正由“数字化”快速向“智慧化”大步迈进。
“智慧古籍平台”是由浙江大学徐永明教授及其团队打造的界面友好、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人机交互式智慧数据共享平台。该平台是借鉴知识图谱理念,综合运用大数据的计量统计、定位查询、聚类查询、空间分析、数据关联、网络分析、机器标引、众筹众包等技术,将中国古典文献和研究成果图谱化、智能化,从而打造集浏览、查询、研究、欣赏于一体,熔审美阅读、知识学习、场景体验于一炉的古籍智慧大数据平台。
“智慧古籍平台”拥有强大的后台技术和完备的前台功能,将全面立体地展示古籍信息,满足读者一站式、查询、阅读与研究已经收录文学文献的需求。此外,读者还可以借助本平台的标引功能与数据库功能,借助本平台的标引功能与数据库功能,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方式。
应运而生的智慧古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学术工作者应当肩负的文化使命。
为了充分发挥中华古籍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2018年3月19日,以徐永明教授为首的“大数据+学术地图创新团队”与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合作共建的中国首个综合性“学术地图发布平台”()上线,迄今已发布1600余幅地图,共有60余个国家数十万的读者访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结构化的文史数据与数字地图相结合,大大增强了人们的空间认知,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读图的时代。
但是,结构化数据也存在着数据碎片化的遗憾,不能将完整的文本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此,徐永明教授表示,他与他的团队在进行文史结构化数据建设的基础上,也着手“古籍“智慧化”数据建设的实验。通过构建“智慧古籍平台”,系统整合碎片化的信息,实现文本与结构化数据的关联和可视化建模,进行立体重构和生动再现,让古籍从“活下来”,真正转变为“活起来”。
2020年6月,徐永明教授承担了中央宣传部委托的智慧古籍大数据调研项目。2020年12月,徐永明教授成功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明代文学智慧大数据及平台建设”。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智慧古籍平台”(终于应运而生,于11月10日正式上线。
激活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价值
目前,读者登录智慧古籍平台,即可查阅已收录的著述及著者信息。读者可以轻松查阅著述目录、篇目详情、著者小传、名言、人物行迹、世系图及社会网络关系图。此外,为降低阅读时频繁查阅相关资料的工作量,平台提供关键字词的释义功能。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及疑难词按照人名、地名、职官、时间、典故、名物不同类型以不同颜色显示,点击即可查看不同类型的释义。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楼含松教授指出,智慧古籍平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普通读者阅读古籍时的困难,拉近了他们与古籍之间的距离,对于专业研究者,则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智慧古籍平台的建设,将推动古籍阅读普及化,打造古籍阅读、整理和研究的新范式。
此外,智慧古籍平台也将激活学者的研究成果,突破学术圈的壁垒,将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大众共享的文化资源。在数据资源的掌握和建设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智慧古籍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推进古籍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改变“数据在中国,数据库在国外”的局面,帮助我们获得运用智慧化中国古代典籍资源的主动权,助力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更好地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宋濂社会关系图
刘基世系图
截止11月11日,智慧古籍平台已经收录《宋學士文集》、《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等多部著述,宋濂、刘基、刘崧、白悦等多位著者信息,更有陶宗仪、汤显祖等历史文化名人的社会关系图及世系图。 |
下一步,徐永明教授及他的团队将进一步完善平台数据、优化平台功能,多元全面地提高平台使用感受,供读者及时阅读最新的智慧化古籍。让原本深藏闭锢的古代文献典籍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成果“活起来”,化身千百,“飞入寻常百姓家”,激活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价值,更好的为社会大众服务。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8747险些相撞!加拿大护卫舰目睹中国战舰逼
- 24873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中国必须统一,也
- 34518卢沙野大使接受法国独立媒体“法律视角
- 44387美方称美助理国务卿今日开始访华,外媒
- 52993莫迪一脸凝重去了现场,但现场这两幕,
- 62596颠覆性突破!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
- 72558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安全顺利出舱
- 81253今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 补水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