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寿光市教育系统坚持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多渠道全方位征集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立足需求精准施策,积极优化挖潜教育资源,引进培养优秀师资队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暖心做好教育惠民服务,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擦亮了寿光教育品牌。
即日起,“学在寿光”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推出教体局、各基层学校特色做法和暖心举措。希望各学校相互借鉴,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真正把教育办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今天推出第二十一期:《孙家集街道教育学区:“两条线、四常态”惠民服务做到家》
为提升教育惠民服务水平,办好群众满意教育。孙家集街道教育学区积极创新做法,坚持“两条线、四常态”惠民理念常抓不懈,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抓牢教学质量生命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学区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己任,采取各种措施,狠抓落实。在今年的小学抽测中,有五所学校获得寿光市教育教学优胜学校;中考成绩,孙家集二中获得寿光市寿光市教育教学优胜学校。学区的所有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努力做到教学工作使家长满意、使学生称心。
努力超越均衡发展达标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2021年,学区争取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支持,结合全街道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把解决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差的问题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切实加强全街道中小学幼儿园校舍改扩建工程。目前,投资600万元的中心小学新建四层教学楼已完工,计划11月初启用;投资1500多万元省级一类标准建设的中心幼儿园已投入使用,新园合并石门幼儿园、达字刘幼儿园,彻底解决周边村适龄幼儿入园难问题;投资800万元的大李小学新校建设也已完工,计划11月初搬迁启用;投资650万元的一甲小学高标准操场已投入使用。这大大改善了孙家集学区办学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确保孙家集学区教育事业均衡、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办学满意度。
窗口服务常态化,开门办学做实事
为切实解决群众所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各学校把“教育惠民服务窗口”从校园内移到大门外,通过落实“接访日”、 建立“护学岗”,开门办学做实事。
场所服务常态化,完善设施惠万家
各学校在校外设置惠民停车专区,划分机动车、三轮车、电动车接送区,节假日期间可供附近村民停车实用;部分学校搭建了宽敞的遮雨棚,有休息坐凳供家长休息等候;家长休息室内有热水瓶、打气筒、雨伞等供家长临时使用,为接送孩子的家长提供遮风挡雨、休息等服务场所;学校开发种植区,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让学生学到了书本外的知识。
家访服务常态化,上门服务零距离
为确保真正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全街道教职工以“三个到位”为抓手,开展定期与不定期“1+1+N”上门家访服务活动,即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包靠班级N名学生。上门宣传教育政策、特色办学,托管服务等,及时解决了一些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取得了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
延时服务常态化,为民解忧暖人心
延时服务是惠民教育的一项长期工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街道全体党员干部、教师延时服务始终坚持的原则,抓实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课程内容、强化制度监督“三强化”确保学生学习不掉队,成长不延期。
长期以来,学区以“一站式”、“零跑腿”为原则,将惠民服务与教育教学、资助救助、心理辅导、家校合育、延时服务等有机结合,达到了便民利民、简便高效的目的,为学生、家长、社会人士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教育惠民服务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来源:学在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