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为咱百姓办了件大好事啊!楼道换了新纱窗,今年蚊蝇明显少了;不但粉刷了墙面,还画上画,就像人穿上漂亮衣裳,看着都亮眼,住着心里更敞亮啊!”家住建材小区2号楼的廉素芳言语之中饱含着十二分的满意。这是滨州建材小区和绿都风景小区“破墙统管”给小区带来的新气象。汇聚“微荧火”,实行“微服务”,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只是滨城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其一。今年以来,滨城区把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多方面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主动“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坚持从群众身边的事情做起,从群众关心的难题改起,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身边事,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汇聚“微荧火” 实行“微服务”
荧光点点,不弃微小。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在滨州黄河六路,熟悉这里的都知道,建材小区与绿都风景小区,一墙之隔,卫生情况却相差很大。绿都风景小区2012年建成入住,由宏远物业提供物业服务,居民享受着规范化服务。建材小区因企业改制等种种原因,环境卫生差,很大居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改变“三无”小区状况?
今年以来,在滨城区彭李街道的“撮合”下,积极创新“破墙统管”模式,由宏远物业顺利接管建材小区,终于也享受到了规范化服务。同时,针对建材小区楼渗水、储藏室门窗破损、小区停车乱等突出问题,结合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制定了改造提升方案。由街道筹措资金10余万元,富安社区联系专业队伍施工,统一粉刷外墙、重做顶楼防水、更换储藏室窗户、储藏室门重新上漆、加装新的道闸系统、设置垃圾分类亭等,整套“手术”完成后,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彭李街道党建办副主任路蔚巍介绍,街道和社区还通过打造绿都风景和建材小区网格党群服务站,完善了志愿者服务站、红茶议 事室、居民活动室等功能室,让居民有地儿说心里话、有处诉家常事、有地方学习充电。同时,构建“131”服务机制,围绕 小区管理、居民服务、矛盾化解、文明创建等社会事务和可形成“小单元作战”的民生需求,融合联动各方力量,汇聚“微荧 火”,实行“微服务”,实现了为民服务精准化、精细化。
“我们按照‘党建引领、服务前移、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总体要求,着力构建‘党建+网格’基层治理新格局,在网格中实施‘荧光工程’,建设‘荧光之家’,进一步激发党员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的为民服务情怀。”路蔚巍说。
万名党员办实事 小切口大作为
群众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近日,渤海一路南延路段(黄河二路至玉龙湖路)实现贯通,为附近居民的生活、教育及交通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此路段开通后,将有效缓解黄河二路及渤海二路的交通压力,为沿线商贸繁荣及拆迁腾空片区综合开发提供交通要素保障,更是为周边群众出行提供极大便利,为滨城区东南部城市品质提升注入新动能。
“此路段是继渤海四路全线贯通路段后,北镇街道完成的第二条南延路段。自贯通渤海一路南延工程启动以来,北镇街道先后完成渤海一路西侧迁占、覆盖土养护、玉龙湖小学围墙恢复、绿化带隔离带及人行道基础整平等工作。”北镇街道办事处城建办主任舒高勇说。
如何把事办到百姓心坎儿里?那就瞄准群众“急难愁盼”,扎实为群众办实事。
今年,滨城区把全市156项民生实事涉及区的实事,以及全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8件民生实事作为主干工程、基础工程,研究形成1131项民生实事项目清单,逐条逐项拿出实施推进措施和问题解决办法。全区36000名党员深化岗位建功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办成“小事”和“微、暖”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
今年“七夕”期间,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服务中心采用提前网上预约和现场预约预审的方式,分时分段合理确定预约办理数量,从严从细做好疫情防控,并从局机关安排人员协助维护婚姻登记办理秩序和防疫检查,确保婚姻登记工作衔接顺畅、有条不紊;区法院建立了“六联六通连万家”司法惠民工作机制,通过主动联系、靠前服务、结对联建,使司法服务“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进一步推动平安滨城建设,密切法院与群众联系,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加强矛盾诉源治理,提升社会法治意识;区水利局对存在“管网老化”、“定时供水问题”、“未供水入户”等方面问题的17个村,进行村内管网改造,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共完成户数1353户,受益人口3702人,等等。据初步统计,全区各级部门共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5700多件;区教体局新建第七实验、第八实验、第九实验和第十实验幼儿园,项目总占地面积89.5亩,总建筑面积40617平方米,规划总投资2.22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可以新增教学班81个、学位2430个,全区幼儿园普惠率达到85%以上......
创新工作方式,为民疏困见成效。滨城区在为企业、为民服务的工作中,推出一系列新措施、新办法。将学习教育同深化改革相结合,在全市首推“政银合作”标准化建设,率先启用“电子营业执照”办理企业银行开户业务,与烟台自贸区等7地实现“全省通办”,与泰州市海陵区等7地实现“跨省通办”。
以上率下,以学为基,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当下,滨城区在全区营造起了学思践悟的浓厚氛围。依托滨城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乌龙堂村党支部旧址,建成滨城区党史馆暨党史教育中心,为全市首家县区级党史教育中心。整合杨柳雪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等平台和载体,累计接待学习740批次、培训2.8万余人次。
如今,“万名党员办实事”活动已项目化推进,坚持“小切口、大作为、好影响”标准,通过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真正做到解民生难题、打通民生堵点。
(记者 刘萍 通讯员 李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