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佑黄河入海流的切入点、关键点、着力点
潮涌新时代,法治佑黄河。近年来,东营市垦利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厚植普法理念,创新普法载体,履行生态检察职能,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全力打造新时代依法治黄的“垦利样板”。
以法润黄河普法宣传为切入点。依托义和险工,建成集生态景观、黄河文化、法治文化于一体的适宜参观践学、亲水生态旅游的黄河法治文化基地,枯燥的法律法规被诠释为生动的法治漫画,法治案例被演绎成有趣的法治故事,切实促进法治元素与工程景观深度融合,使黄河法治阵地成为黄河岸边最美的法治风景线,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黄河法治”粉丝。坚持集中普法与经常性普法相结合,不断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宪法宣传周”“防汛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普法志愿者、法律顾问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借助新闻媒体、“两微一端”等平台,通过以案释法、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从宣传法制法规,到普及治黄知识,再到聚焦社会热点,东营市垦利区致力于工作提前一步、宣传增深一分、效果提升一节,2020年以来,开展普法宣传39场次,发放宣传册1200余份,擦亮了垦利黄河普法的“金”字招牌。
以履行生态检察职能为关键点。挂牌成立东营市垦利区检察院驻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检察工作站,完善信息共享、案件通报、联合执法等制度,创新建立“打击刑事犯罪+履行公益诉讼职责+发挥法律监督职能+运用预防宣传手段”的生态检察模式,实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检合一”办案机制,对湿地范围内非法狩猎、非法捕捞、滥伐林木等活动,开通绿色办理通道,安排专人、专门部门负责,坚持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严格审查、快速办理,确保案件质量。2020年以来,提前介入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6件,污染环境案件1件。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公益诉讼检察环节的有效衔接,积极发挥网格员和公益观察员作用,提高线索收集的主动性、及时性、广泛性,形成打击环境资源违法行为的合力,为黄河流域生态、绿色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向不正确履行或怠于履行保护职责的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履职、强化整改。
以强化综合行政执法为着力点。明确“黄河战略”思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以及“双随机、一公开”制度,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案卷评查、考核测评等活动,内强素质、外练本领,不断改进执法方式,创新执法机制,完善执法程序,增强服务为民、依法治河的能力。实施“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有效发挥公职律师的职能作用,聘请法律顾问,促进黄河的法治化管理。设立黄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推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建立绿色通道,探索建立司法服务保障新机制,推进司法助力黄河生态保护。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河湖监管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地方行政力量、执法力量与黄河水行政执法的相互融合。加强多部门的联防联控联动联治,2020年以来共开展联席座谈17次、联合执法13次,逐渐形成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长效机制,促进各部门单位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心同向,共同推进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