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10时,在机器轰鸣中,济青中线潍坊至青岛段的建设正式拉开大幕。这段全长83公里,投资总金额147亿元的高速公路,设特大桥4座、大桥14座、中小桥32座、涵洞260道、通道45道互通立交10处、服务区1处,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
济青高速中线作为山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布局“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的第三条辐射线,自西向东先后连接京沪、滨莱、长深、潍日高速,通过潍日高速潍坊连接线和潍莱高速连接青银。建设完成后将提高国家运输主通道的通行能力,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完善高速公路网布局,提升路网抗风险能力,强化济南与青岛和烟台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加速旅游资源开发,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建立领导机制,全面统筹协调项目建设
项目启动时,胶州市胶西街道办事处按照“统一领导、职责明确、提高效率、全力保障”的原则,成立了由办事处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水利站、建委、综合执法、派出所等部门主要负责任人为成员的济青中线服务保障指挥部,出台《胶西街道办事处保障济青中线建设工作方案》,严格制定服务方案和服务标准,积极与施工方、监理及地方百姓沟通协调,先后克服征迁难度大、施工要求高、工期压力大等不利因素,全力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打响“‘胶’您满意、‘西’心服务”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二、健全完善机制,同心同向扫清各类障碍
“感谢办事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与艰苦付出,我们的工程才得以如此安全快速推进”。济青高速胶西段协调经理刘兴鲁兴致勃勃地说到。原来,项目在胶州市胶西街道跨墨水河大桥施工期间,正逢汛期,又遇台风“烟花”叠加影响导致项目迟迟无法动工。得此消息后,办事处韩晓先副主任坚持“一插到底、顶格协调、上下联动、高效运转”的工作方法,多次深入一线上门服务,主动协调对接市水利局,先后3次邀请青岛市水利设计院的专家到施工现场,研究制定应对措施,调整施工方案,最大程度减少台风“烟花”影响,确保施工快速有序推进。建立沟通协调和重大事项会商机制。由胶西办事处河长办牵头,安排专人定期到施工现场收集、受理各种诉求,梳理问题、建立台账。针对拆迁倒地、修建临时道路、阻挠施工等情形,第一时间组织行业部门、新村及当事人召开圆桌会议,面对面沟通交流,实打实解决问题。期间,共接待群众121批次,受理问题376个,解决问题363个。
三、突出工作保障,确保疫情期间安全施工
疫情期间,办事处党政主要领导时刻关注企业人员安全,安排专人为施工人员提供84消毒液、口罩、喷雾器等器具,落实好疫情监测、防护、处理,保障工人正常生活,确保疫情防治工作有序、有效、有力开展。在施工现场、宿舍等重点位置张贴25条标语横幅,通过微信群进行全覆盖、无缝隙宣传。对所有从重点疫区返乡的务工人员、与重点人员有过接触的群体情况进行细致地摸底排查,详细了解具体情况、最近生活轨迹,对排查出的重点人群及其亲密接触者进行14天居家隔离,安排专人每天2次进行体温测量,实现全时段严密监测。对有乏力、干咳、发热症状的对象及时上报。联系卫生院到施工现场免费为216名工人打疫苗,每周一次到办公场所及住宿等地点进行消杀。
下一步,胶西河长办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工作目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体动员,全民参与,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开展春秋两季清河行动,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积极推动河长制工作从“有名”到“有实”再到“有效”转变。(通讯员:战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