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侯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细微处着手切入,探索推行“党建+”基层治理新模式,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共协调解决矛盾纠纷19起,帮助企业代办业务130余件,发现并整改安全问题隐患1500余条,有力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优化“党建+网格”模式,实现基层精准治理。通过细切治理单元,打破原有村社交叉、村企难分、人员复杂的旧格局。结合实际,创新建立“1+8+N”网格划分体系,将镇域内1个产业园区、8个片区、13个小区全部纳入网格服务管理,共设置101个网格,所有网格全部建立党支部,配备2-4名专职网格员,镇与村、园区、小区两级网格员实行分片包干,每月走进群众家里“心贴心拉呱、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同时,镇党委拿出30万元作为专项奖励基金,进一步激励网格运行的积极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基层治理的精细化和精准化。
二是推行“党建+安全”模式,抓牢园区安全治理。为及时获取安全隐患信息,进一步加强对园区安全生产的管控力度,选取联盟化工、东方宏业等11家化工企业作为试点,创新成立安全生产党员先锋队,通过先锋队发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表率作用,以“党员身边无隐患”为标准,带动提升企业职工安全意识,促进党建和安全深度融合。如鲁源化工先锋队党员孙金艳,仅9月份就排查安全隐患236条并全部完成整改,真正地体现了党员的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目前,园区企业共设立104个党员安全生产先锋岗,63处党员监督台,通过挂党旗、树典型、党员帮带和监督让“党建+安全”的新模式走出了新高度。
三是打造“党建+政务服务”模式,释放基层治理活力。为解决企业项目审批多处问、多头跑的烦恼,创新建立“专窗服务”工作机制,在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设立专窗,把潍坊市局审批窗口的业务初审功能全部下放至专窗,送服务到企业家门口,企业不用来回跑潍坊办理审批手续,真正实现了服务“零距离”、企业“零跑腿”。自今年7月以来,已为企业提供帮助代办业务130余件,咨询业务200余人次。如鲁丽集团60万方OSB项目在园区专窗办理后,比原计划提前6个月试生产,近期又审批投产了无缝钢管新材料、光伏发电、智慧农业等新项目,直接带动鲁丽集团销售收入提高至500亿元,让企业既享受到了周到服务,又获得了经济利益,实现了基层治理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来源:寿光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