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希望工程重要寄语精神,助力全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团市委自2020年6月启动实施了“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以家庭经济收入低下,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6至14岁困境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依托原有住房进行规划、装修,配备必要家具和学习生活用品,为青少年打造一个独立、整洁、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并且通过后续志愿服务对被援建青少年进行跟进帮扶,帮助青少年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树立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项目实施一年来,团市委、市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高度重视,通过社会化、标准化、项目化运作机制,拓展募资渠道,严格质量标准,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着力把“希望小屋”建成关爱儿童成长的样板工程、凝聚社会爱心的公益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小屋765处,789名困境儿童受益,募集资金1600余万元,发动社会参与人次近30万。“希望小屋”募资工作先后三次被团省委通报表扬,项目被潍坊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优质服务项目”。
小屋建成后,配备至少2名结对志愿者,定期到受助儿童家中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一年来,在团干部和志愿者们的关怀陪伴下,孩子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习惯、自立能力、社会融入能力等有了大幅度提升,真正实现了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彩”的转变。
现在让我们看看“希望小屋”及受助儿童一年来的变化吧!
小屋故事
小菡的“希望小屋”
小菡今年12岁,是个单亲低保家庭的孩子,母亲五年前去世,生前患有智力障碍以及癫痫症。小菡爸爸年近60岁,平时在村里靠打零工贴补家用。爷俩同住一间房子十分不便,当得知团委要给她打造希望小屋时,活泼开朗的小菡高兴的跳了起来。但是,随之问题也来了,他们父女只有两间的宅基地,改造条件十分有限,团干部和志愿者们又看了外围的一间棚屋,感觉虽然小点,但是做起来一样很漂亮,就是改造起来比较麻烦。房屋刚改造好还没搬家具时候,小菡爸爸也没通知团干部和志愿者就将原来睡得火炕给砸了改造成单人炕,那两天小菡是在地上铺着小垫子在她的新房子里睡的,这说明她是多么希望拥有自己的空间。团干部和志愿者们送家具的时候天气还是很好,到了家里下起了中雨,志愿者们冒雨给小菡安装家具,当漂亮的房子呈现在她的眼前时,她激动的抱着志愿者留下了眼泪。
志愿者们后续的结对帮扶活动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小菡由于家境困难,所穿着的衣物大多是亲朋邻居的赠送,志愿者们给她送来了新的衣物,这种急她所需的帮扶极大程度的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小菡更愿意和志愿者们说“心里话”了,也慢慢学会了物品分类以及收纳,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提升。

房屋改造前

小屋建成后
小昌学习越来越好了
小昌今年12岁,现读初一,父亲去世,与母亲、姐姐一起生活,母亲靠种地、打工维持生活、供姐弟俩读书。
2020年12月19日,是志愿者第一次去小昌家的日子,当时的小昌正一个人卷缩着写作业,床上的被子衣服书包都混在了一起。志愿者提出想帮小昌检查作业的时候,他很不情愿的交出作业本,经过志愿者检查,发现小昌的作业字迹潦草,错误连篇,在书里夹着的测试卷,各科成绩都是刚过及格线。看完这些,结对志愿者们心里有了计划,该如何帮助这个孩子......5名志愿者分成了两个小组,有的帮孩子辅导语文,有的辅导数学,有的辅导英语,有的辅导心理......每名志愿者都按时按计划参加帮扶活动。
除了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志愿者还制定了《小昌“希望小屋”管理方案》,帮助小昌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卫生习惯;为小昌建立自我评价体系,按月份从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情况、阅读情况、时间安排情况、卫生情况、体育锻炼情况、身心健康情况让小昌进行自我星级评价......
经过近一年的帮扶,小昌家里的卫生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善,清扫地面、擦拭书桌、整理被褥小昌做的越来越熟练了。最让人欣慰的是小昌精神状态方面的变化,现在的小昌正向、青春、阳光、活力、性格开朗,脸上总是挂着纯真的笑容。在小升初的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都是100分!现在小昌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很快适应了初中生活,每次的作业书写都被老师表扬认真!
小昌的作业
志愿者辅导小昌课业
涓涓细流汇聚大爱江海
点点星光闪耀希望银河
小屋承载的是孩子扬帆远航的梦想
每一份爱心都将会化为强大的力量
让我们共同点亮孩子的希望之光吧!
来源:潍坊市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