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青岛市初中物理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多层次教学模式体系建构”研讨会暨胶州市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策略”研讨会在胶州市第十中学成功举行。胶州市物理教研员金毅老师、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局属兼职教研员钟晓彬老师、青岛实验初中王璇老师、青岛37中林柏权老师、李雪老师、胶州市各初中学校八年级物理教师、九年级物理备课组长参与线下活动,线上采用全市物理教研钉钉群联播形式。
活动第一项,由胶州市第十中学陈会超老师出示青岛市公开课——《光的直线传播》。课堂伊始,陈老师以一场舞台激光秀引入新课,优美的音乐,震撼的视觉,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探究光的传播路径时,根据学生设计的实验,得出初步的结论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通过烟雾糖水实验、不同浓度糖水实验对结论进行改进,得到最终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陈老师还运用怀旧模仿模式,模仿李清照的《如梦令》,作了一首《光传令》帮助学生学习。讲授光沿直线传播应用时,陈老师亲自演示瞄准“三点一线”,英姿飒爽,意气风发,更有趣的还有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太阳、月亮、地球,演示日食月食。陈老师还在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同学们共同合作,一起完成一场激光秀——“爱你中国!”,使整节课得到升华。测环节,陈老师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别出心裁,通过情景项目测试——大国工匠·致匠心,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用3根钉子同时受力挂起相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得到了培养。
活动第二项,由青岛第37中学李雪老师出示青岛市城乡交流课——《平面镜成像》。课堂伊始,李老师化身魔术师,为大家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李老师采用中国古代科学家唐慎微的“分解—组合”探究模式,将探究课题分解为探究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探究像与物大小的关系、探究像的性质三个子课题,大大降低了探究难度,有效的突破了重难点。在学习平面镜成虚像知识时,李老师通过探究平面镜所成像与小孔成像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理解虚像的概念。本节课,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揭秘了魔术原理,进行了深度学习。
活动第三项,由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赵永刚老师进行典型经验交流——《开展深度学习,培养物理核心素养》。赵老师从深度学习简介、深度学习的特征、深度学习的路径、我们的做法四个方面进行经验分享。赵老师的分享,使老师们受益匪浅,不仅从理论知识方面进行讲解,还结合了学校的实际案列帮助老师们理解深度学习。
活动第四项,青岛实验初中王璇老师和胶州市第二十六中学王晓捷老师进行评课交流。两位老师一致认为,陈会超老师和李雪老师不仅熟练运用了青岛市初中物理“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教学模式以及“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还渗透多种探究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最后,胶州市物理教研员金毅老师进行总结交流。金老师通过讲解深度学习的特征,带领老师们学习了深度学习策略。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培养物理核心素养,金老师建议胶州的老师们加强集备,尤其是备学生环节,不仅要备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更要找到知识学习与已有经验的差距,通过教学活动设计,缩小差距。相信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胶州的老师们一定会认真开展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物理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讯员:王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