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10月28日讯10月15日,第六届中国特殊食品大会在无锡召开。个性化营养,成为高频热词。个性化营养产业发展论坛中,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会长边振甲表示,个性化营养基础科研和产业发展,体现了“健康中国”倡导的由“疾病治疗”转向“疾病预防”、由“传统营养”转向“精准营养”的发展理念,将促进和提升国民精准营养健康水平,带动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和大健康行业的发展。、
安利(中国)总裁余放表示,大健康和个性化营养产业,在中国及全球均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安利作为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将紧紧抓住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机遇,发挥安利全球的研发、产品、品牌服务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一站式健康生活方式解决方案。
安利深耕大健康赛道
面对产业黄金机遇,余放介绍,安利结合“健康中国”战略,和87年来在全球营养保健食品领域深耕的经验,全方位布局大健康赛道。安利的愿景,是要成为由创业者主导的、为消费者提供整体健康解决方案的大健康行业领导者;基于基因组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推动全线产品向个性化、智慧化、生活化全面升级。
个性化营养产业成大健康行业新风口
个性化营养,是指依据人群不同特征(性别、年龄、民族等)、特殊人群(孕妇、儿童和老人等)的遗传基因、代谢表型和膳食习惯,为其提供最优化的营养组合,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作用。
随着遗传基因学、大数据技术、多组学等科学方法的广泛应用,解析群体及个体间与营养代谢多样性、疾病易感性相关的生理学基础,从而实现个性化营养,以及定制精准营养干预方案,循证科学依据已初步具备。
在此背景下,个性化营养被《自然》杂志列为国际营养科学发展前沿,市场预测全球该产业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82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64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15%,中国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7.8%。
安利亚洲科技创新中心副总裁陈佳介绍,2017年,安利在中国启动了个性化营养的基础研究,开展个性化营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通过收集受试者的问卷信息、人体测量学信息、生物标志物信息、基因型信息、肠道微生物信息,为每位受试者定制营养解决方案,进行营养干预。试验结果为个性化营养研究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