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对于广大年轻干部来说,就是要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保持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忠诚品格,践行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坚定不移为实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懈奋斗。
近段时间,市委党校第2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围绕“新时代东营年轻干部要为什么人”这一主题,深入学习思考,认真交流研讨,积极组织自主活动,察民意、访民情,感悟初心使命,培树为民情怀,用实际行动彰显年轻干部责任担当。
向群众学事 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
实践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尤其是年轻干部要充分汲取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以实际行动做群众的“小学生”和“勤务员”。
10月15日、20日,中青班学员们通过开展自主活动,深入学校、乡村、政务服务中心、项目一线,带着问题走到群众身边,虚心向群众讨教问题,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在与群众心贴心交流中站稳群众立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才能从群众工作中了解群众急难愁盼、汲取经验智慧,更有效地解决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学员孙沛然说,“下一步,我将怀着热心和公仆心与群众打交道,始终虚怀若谷向群众学事问计求教,在担当实干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磨练定力,努力成长为善于向群众学习的为民好干部。”
学员赵利杰表示:“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推动乡村振兴应该是政府围着群众转,学习借鉴群众的经验智慧。作为乡镇基层干部,我们将本着‘向群众学事立产业,产业发展解难题,问题化解促发展’的逻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借助群众的智慧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懂群众心事,当好人民群众“知心人”
民之所向,政之所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需要党员、干部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为民之所需。
10月20日,学员们来到垦利区垦利街道七村和左一村,参观村史馆、乡愁记忆馆、民俗研学基地等,了解村庄发展、群众服务、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并前往老年公寓开展走访慰问。通过实地参观调研,学员们亲身体察民情,了解村情民意,培养了亲民情结,增强了群众观念,提高了群众工作能力。
“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是衡量政府为民办事的一把标尺。”学员张凯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必须真诚倾听群众意愿,对症下药、靶向施策,切实把一些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心上事”办实、办好、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学员袁振表示,“作为服务群众健身的前沿阵地,市全民健身中心应对群众健身需求更为明显。懂群众心事,做好群众服务,提升群众满足感幸福感任务艰巨。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好小窗口的大作用,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更好服务广大群众,打造有温度的‘懂群众心事’窗口单位。”
解群众难事,当好人民群众“暖心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能不能紧扣群众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把惠及民生的好事办好,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既是对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检验,也是对其群众工作本领的考验。
自主活动中,学员们来到利津县利津街道中心小学和陈庄镇付窝中学捐赠图书、开展职业分享,并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来到垦利区政务服务中心探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思路举措、方式方法,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为民办实事能力本领。
学员郭昆说:“作为一名新时代乡村振兴系统的党员干部,我将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帮助基层贫困群众解决在生活、生产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尽可能的为他们多做好事、实事,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继续奋战一线、贡献力量。”
“通过专题学习和实地观摩调研,自己深切感受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下一步,我将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工作实际,真心实意、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切实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学员王佳表示。
为民服务没有休止符。广大年轻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坚定依靠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