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全国计生协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落实中央群团改革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计生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和进一步推进计生协改革工作,推广地方可复制典型经验,推动构建计生协组织发展新格局,提升新时期计生协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出席会议并讲话。
各省(区、市)计生协副会长、秘书长,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生协常务副会长,60个综合改革试点市计生协会长、副会长参加会议。东营市副市长王秀凤、市计生协常务副会长徐冬梅参加会议。会上,河北邢台市、福建漳州市、贵州安顺市、陕西榆林市、山东东营市等5个综合改革试点典型单位展示了各自的改革工作亮点。东营市副市长王秀凤在会上通过PPT作了题为《强基础 转职能 推动计生协改革试点走深走实》的典型经验介绍,其他4个市改革经验进行了现场视频展示。
近年来特别是2021年4月东营市被中国计生协确定为第三批地方计生协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后,紧紧抓住试点机遇,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职能转变,推动计生协工作实现了新发展新突破。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推进计生协综合改革:
——提站位,强化政治引领。突出群团属性,着眼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好发挥计生协联系服务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的功能作用。突出党的领导,设立市计生协党组,配备党组书记。实行党建带群建,将计生协工作纳入各级党建工作大格局。突出改革保障,成立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计生协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研究重大问题,制定出台市计生协改革方案和市地方计生协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推动改革全面铺开。全市各县区全部印发了改革方案。
——抓改革,承接职能转移。试点先行。围绕职能转移,选择有条件的广饶县先行先试,趟出路子,将计生工作中除规划统计、人口监测外的所有职能一并整合纳入计生协工作范围,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得到拓展提升。强化保障。从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工作职能等方面,解决计生协改革涉及的体制机制问题,实现与卫生健康工作的互补融合、无缝衔接。全力承接。在机构编制改革到位的基础上,强化市计生协领导班子建设,增设内设科室,对工作进行梳理完善优化,确保接得住、干得好。
——强基础,提升组织活力。向乡村延伸。巩固乡镇基础,优化计生协理事会结构,明确乡镇(街道)专职人员负责计生协日常工作,确保有人负责、有人干事。织密织牢村级“网底”,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在全省率先推进村级计生协换届。向油田延伸。抓住胜利油田“三供一业”移交地方的有利时机,将油田计生协工作纳入全市总体布局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实现人员联动、工作联动、服务联动,推动油地计生协工作融合发展。向新领域延伸。推动规模以上企业、高校、新型组织等,普遍建立计生协组织,拓展了计生协服务群众的新空间。
——贴大局,融入健康事业。打造服务阵地。加强各领域阵地建设,打造全方位服务矩阵。创立“1359”工作法,建设国家级暖心家园阵地1处、省级2处、市级8处。打造国家级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1处、省级4处。建设优生优育指导中心8处,乡村级指导工作室147处,婴幼儿照护服务点26个。做优服务项目。探索实施“爱与陪伴”精神慰藉项目,帮助失独家庭成员打开心扉、走出家门,实现了从“冷漠到热情、从敌对到感恩、从索取到奉献”的转变,解决了多年来对失独特殊群体“不想触、不敢触、不能触”的问题,相关经验被中国计生协官微选作“视点”版块第一个典型案例予以推广。精准办好实事。开展计生特殊家庭救助,共救助计生特殊家庭2294户。积极推进失独家庭住院护理保险工作,实现全市计生失独家庭住院护理保险全覆盖。开展“优生优育进万家活动”,受益群众达5万人次。对计生特殊家庭第三代子女,实施心理疏导,开展暖心关爱,成为全省一项突破性的特色工作。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筑牢村居、社区防控网络,发挥计生协疫情防控生力军作用,为东营市“零疫情”贡献计生协力量。
下一步,市计生协将按照中国计生协部署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试点,全面抓好改革任务落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计生协改革工作会议和省计生协七代会精神,筹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任务。全面落实政府部门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确保接得住、干得好,推动卫健计生协工作融合。积极推进市县乡级计生协换届,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巩固基层网底,推动改革向基层拓展。加大调度督导力度,指导县区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工作推进,确保改革重点任务落实。注重挖掘典型,做好经验提炼,及时做好宣传,扩大计生协改革影响力,努力打造东营模式,创出东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