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是胜利油田总部基地所在地,是油田“四供一业”和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的主载体。为有效解决油田学前长期投入不足、油地办学体制差异化等困难,东营区以油田幼儿园移交接管为契机,主动作为,大胆尝试,通过“三步走”,实现了油田学前教育的平稳移交、快速融合、持续发展,趟出了一条油地学前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镇域一体化办园。2015年,中石化出台《关于分离移交“四供一业”及其他办社会职能的实施意见》后,东营区在全省率先启动试点工作,当年推动中石化胜南社区管理中心与牛庄镇政府实现物探幼儿园合作办园,由镇政府出资、油田以劳务派遣方式派驻教师共同办园,有效解决了物探幼儿园硬件落后、生源不足、资源闲置等问题,弥补了地方公办学前资源不足困境,推动了牛庄镇学前教育办学水平的大幅提升。
城区集团化办园。2020年,东营区全面接管32所油田幼儿园,本着“统筹谋划、有序过渡、集团办园、提升质量”的原则,增设9个区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4个,组建15个单法人制幼教集团,建立多样化的师资补充机制,推行党支部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集团总园与分园之间“一套班子、多个园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在办园理念、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制度管理、业务管理、评估考核、园所文化建设等方面高度统一,学前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
构建油地深度融合新格局。面对移交园园舍陈旧亟待维修的现状,东营区教育局大胆创新,将文苑幼教集团率先规划重组,分园师生全部并入总园,统筹师资配置、优化管理力量、理顺办园机制,在行政上实现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尝试。同时,积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首创开展了互助式教学视导、自主游戏活动开放、游戏故事论坛、草根课题等系列活动,在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油地“一盘棋”的局面。
东营区坚持“区域统筹、名校拓展,布局优化、均衡发展”的思路,持续扩大集团化和学区制办学模式改革,采取“城区校+农村校”“优质校+薄弱校”的“1+X”管理模式,组建15个学前教育集团,实现全区26所油田划转幼儿园全部纳入集团实行一体化管理,划时代构建起油地全面融合、城乡全域覆盖的基础教育共同体格局。同时,综合考虑油地移交园的生源分布、承载能力等因素,在尊重历史、确保稳定的前提下,打开院墙,城区31所公办幼儿园实行统筹划片招生,历史性实现了油地融合招生和适龄儿童家门口就近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