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黄河水位进一步上涨,东营区黄河路街道驻守的董王滩滩区部分河堤土质变得松软。为筑牢安全屏障,由唐振带领的街道防汛应急人员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第一时间赶往黄河岸边投入防汛工作。
唐振,现任黄河路街道武装部副部长、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退伍老兵出身的他一直保持着服役时的坚忍和担当。自东营区启动防汛Ⅲ级响应以来,唐振迅速召集街道防汛应急人员,带领2个班组约40人的应急队伍,第一时间赶往黄河岸边董王滩险段投入防汛工作,对长达八百米的河滩进行防守。他带领执勤队员在滩区搭建板房,每天在滩区吃住,确保24小时值守,并且每隔2小时不间断巡查防守,及时查看黄河水位。董王滩滩区是薄弱生产堤之一,为保障群众生产用地,需进行堤坝加固加高。但滩区处于林区,泥土松软,机械车无法进入,他和应急队员一铁锨一铁锨地铲土,压实平整路面,使机械车得以进入滩区作业。在堤坝低洼险区,挖掘机无法到达,他带领防汛队员填装沙袋,一次次扛到堤坝低处,搭建起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钢铁长城”。
沙袋不够土袋来凑,人手不足就多扛一袋,在狭窄的防汛大堤上,唐振带领街道防汛人员马不停蹄地填装沙袋。6日下午四点气温骤降,雨依然没有减小的迹象,河岸变得湿滑,雨水夹着风刮到队员们身上,却没有止住他们前进的脚步。“歇歇吧,你看你衣服都湿透了。”“没事儿。”唐振说完继续扛着沙袋头也不回地往前走。随着一袋袋沙袋逐渐垒高,一根根连接着沙袋和树木的钢丝把河岸稳定,奋战数小时的应急队员终于松了口气,纷纷擦去脸上的雨水和汗水。
连日阴雨,唐振的迷彩服从未干过,被雨水淋湿、被汗水浸湿、被泥水溅湿,双脚在泥水中泡着,双手磨出了血泡,肩膀磨破了皮,他都不叫一声苦,不说一句累,坚守在防汛一线是他的担当,也是黄河路街道全体应急队员的选择。面对赞扬和肯定,他们说:“护黄河安澜,人民无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