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寿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超声科协助下,成功开展“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肝囊肿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这标志着医院介入超声微创治疗术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患者是一名60岁的女性,以“腹痛并大便异常1年多”为主诉入住消化内科。CT及彩超显示肝右叶囊肿,大小约10×8.7cm,消化内科李主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可行的治疗方案,决定采用国内目前最新的微创介入技术“超声引导下肝囊肿无水酒精硬化”对患者进行治疗。
经过对病情的详细分析及术前超声仔细检查,囊肿紧贴肝包膜,穿刺必须经过肝实质,肝脏血供丰富,术中要避开肝动静脉,避免引发大出血等。彩超室刘主任亲自手持超声探头引导定位,肿瘤科崔主任现场指导,消化内科李主任持穿刺针经皮、经肝精准地将穿刺针穿入囊腔,导丝引导,成功放置“猪尾巴”引流管,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成功引流出350ml淡黄色液体,囊肿明显缩小。注入20ml利多卡因注射液及80ml95%无水乙醇,保留15分钟后抽空,后注入无水酒精10ml保留,拔管。95%无水乙醇可使囊壁坏死,脱落,失去分泌功能,从而达到硬化治疗的目的。
据李主任介绍,像这类伴有腹痛等肝包膜受牵拉表现的巨大肝囊肿,需尽快行手术或介入超声微创治疗,否则将出现腹痛症状加重,可能引发肝功能受损等并发症。而介入超声微创治疗对病人的创伤小,恢复快,对病人来说是最佳选择。术后这名病人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
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少、可重复的特点,通过与多学科协作治疗将让更多的患者受益。该院超声科先后开展了胃肠彩超、超声活检穿刺、超声造影等先进技术,本次超声引导下的穿刺引流及酒精固化术以其操作便捷、微创、费用低廉、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所青睐。
来源:寿光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