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10月15日讯 教学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创新管理机制,启动内部活力,注重内涵发展,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跨越。为此,本学期桓台二中加强对学部教学工作的指导和引领,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教学工作,让家长、社会放心、满意。
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率
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桓台二中进一步细化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学校中层领导分工到备课组,全程参与,检查备课组成员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题、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题做的情况,了解备课组年轻教师对所讲知识的把握情况等。集体备课时,主备人先根据“草案”阐述自己对课时内容的理解,所有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回顾前一课时的内容,吸取好的做法,查找不足之处,及时补救。重点针对要讲述的内容的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考点解读、重难点、典型例题、反馈训练等,确定本课时的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加强对每课时教学中出现的易错、易漏、易混知识点的注意,及时查补。全体成员根据大家研讨的结果,进一步补充完善,形成成熟的教学案,最后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形成适合的“个案”,重点在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上下功夫。
集体备课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提高了教师整体的业务水平,不同起点、不同类型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长与发展,通过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轻松突破重点,化解知识难点,同时通过交流沟通,年青教师学到了老教师的宝贵经验,老教师吸取了年青教师的大胆想法,所以每一次的集中备课,老师们都在彼此智慧火花的碰撞中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共同提高。
长期坚持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方面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转化,并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全程优化。教师的素质历练,业务钻研、合作研讨、教法改进、自我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校本教研离不开大家的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协作。因此,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实施“校长工程”进驻课堂,校长听课常态化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推门听课”是校长检查指导教学工作、掌握教学状况第一手资料的有效途径,也是向教师学习和共同研究改进教学最为直接的方法。校长通过“推门听课”,和教师一起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和学法,引领教师在研究中成长、成熟、成才。作为教师因“推门听课”,把每节课都当作“研究课”“观摩课”来准备,自觉钻研、精心设计、持之以恒,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
校长“推门听课”,在原生态下了解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课改精神,积累了教师教学的经验,适时地总结推广。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针对性地指导纠正,有利于推动和促进新课程改革,使其朝着有益的方向健康发展。
强化多轮次示范课的引领作用
示范课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每周定时间、定老师、定学科安排在录播室出示示范课,加强示范课的引领作用。学校领导、各学部所有不上课老师都参与听评课。老师们对每一节示范课都认真做到观、听、记,集众家之所长,充分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多轮次示范课活动,老师们取长补短,反思自身教学,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课堂质量,打造优质课堂。
加大教学常规检查力度,做好本职工作。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更是教师分内的本职工作。为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力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组织每周学部教学常规检查和每月学校教学常规大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主要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帮助教师寻找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业务检查的内容包括:草案、个案、说课案、听、评课记录、课时作业、作业批改记录、教学反思、单元检测试题和成绩、质量分析报告、班作业组会议记录等。所有材料每周五下午由各备课组长收齐交学部主任检查,每月由学校组织评委进行常规大检查,检查成绩一式三份,一份报校长,一份学部留底,一份报教务处存档。每次检查结果张榜公布,每月的常规大检查结果要在教职工大会上通报。
通过教学常规检查,一方面找出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教师们通过这样的学习和交流,促进教学常规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荆姝葳 通讯员 李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