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10月14日讯 今晚,第四届中国歌剧节展演剧目歌剧《听见索玛》成功在淄博大剧院进行首次演出。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民族歌剧《听见索玛》在淄博唱响了第一嗓,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走心的剧情和演员的精彩演绎令在场观众纷纷叫好、掌声雷动。
“我不是大雁,掠不过山峦;我不是太阳,不知晓天地冷暖。月亮升起,辉映夜色的脸;山峦侧耳,倾听月缺月圆;我不是月亮,看不见山外;山外那座山,我渴望看见。”演出当晚,大幕拉开,一句句极具彝族特色的吟唱划过剧场,让观众们立刻感受到大凉山的苍茫辽阔。
《听见索玛》以凉山“悬崖村”真实事件为原型,通过最后一批贫困户搬迁下山时发生的事件和村民们的回忆,讲述了彝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路上的感人故事。
整部剧充分展现了彝族生活形态,无论布景还是服饰化妆道具,都展现了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如贯穿全剧的彝族高腔、悬崖村天梯、彝族原生态、彝族山歌、彝族的传统娃娃亲,还有新时代的彝族网红等。
86岁的伍达是1956年民主改革时期的第一任村长,他早年丧妻没有再娶,唯一的女儿长大后因为太穷嫁到山外。9岁的留守儿童拉虎和伍达有着超乎亲情的感情,剧情围绕在拉虎配合老伍达搬新家悄悄回山上的那个夜晚,从一老一少的视觉里,第一书记、支教老师、网红青年、和娃娃亲抗争的女性,每年都来拍摄大雁的城里人纷纷登场,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一个个生动形象,他们向观众展开了彝人在历史巨变中“觉醒”的故事。
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临沂、德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于10月13日在济南开幕。歌剧节期间,将组织24部优秀歌剧作品在山东7个城市演出48场。其中,3部重磅剧目在淄博大剧院上演,分别是10月14日、15日歌剧《听见索玛》,20日、21日歌剧《拔哥》,30日、31日歌剧《三把锁》。
10月15日晚上七点半,《听见索玛》将继续上演彝族脱贫攻坚路上振奋人心的故事……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