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电力加持按下枣乡振兴加速键 ——滨州供电公司服务乡村振兴侧记之一

2021-10-14 15:58:15 来源: 鲁中晨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平川绿野清香溢,簌簌衣襟落枣花。“中国冬枣之乡”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万亩枣林已是“四野清香飘天外”,蜜蜂正在枣花丛采蜜,枣园里枣树棵棵挺拔。

沾化区临近渤海湾,土壤偏碱性且四季分明,非常适宜冬枣种植。下洼镇作为沾化冬枣的原产地和主产区,30多年来经历多次产业升级,冬枣产业走上了一条规模化发展之路。滨州沾化区供电公司紧跟产业发展,建强电网,提供优质服务,助推乡村振兴。

电通枣园,种植规模扩大

“有供电员工帮忙,大棚实现了电气化。从灌溉、调温到杀菌、除虫,一按按钮全部搞定。”下洼镇曹家庙村冬枣生态园内,种植户刘强向浙江商人蔡茂生介绍当地冬枣产业的发展。

下洼镇从20世纪90年代就有村民种植冬枣,30多年来,从13棵冬枣树发展到如今10万亩枣林,现有专业冬枣种植户1.3万余户。刘强的父辈就种植冬枣。“枣园一般都建在村边,离村里的变压器远。灌溉时,因远离电源点,电压不稳水泵经常启动不了。”刘强说,村里的枣园有八成像他家的一样。

下洼镇形成了以冬枣种植、加工、储存、运输为一体的产业链,同时,沾化区供电公司将冬枣电气化产业链列入高质量推进乡村电气化行动方案重点项目,新增配电台区133个,新增及改造10千伏和0.4千伏线路176.8千米,助推冬枣产业转型升级。到2021年,沾化区先后在下洼镇建成丁太平家庭农场、曹家庙村大棚示范基地等15个智能温室大棚种植基地,总占地面积3000余亩。

“大棚种出的冬枣皮更薄、核更小、肉更厚。”下洼镇“枣恋谷”田园综合项目负责人、大下洼村村委会主任耿涛介绍。2021年,下洼镇大棚产出的二代冬枣卖到40元一斤,比2018年一斤的价格增长9倍,种植户户均纯收入超过1.6万元。

电气化转型,储存加工运输“一条龙”

冬枣鲜果不易储存,丰收季储存和运输制约了产业规模扩大。2018年,头脑灵活的耿寿军成立沾化瑞源枣业有限公司,建起包括烘干、榨汁等在内的4个生产车间,业务覆盖冬枣保鲜、深加工、网络销售等。

下洼镇冬枣存储、深加工业不断发展,如今已建成冬枣保鲜库9493个、深加工车间和作坊15个。2018年以来,沾化区供电公司累计为下洼镇新增200千伏安变压器26台,改造10千伏线路0.7千米、0.4千伏线路24千米。每年冬枣丰收季,该公司还会派员工上门为种植户和加工企业检查线路设备。

重大活动保障及时,服务旅游业发展

2019年开始,下洼镇政府投资建设“枣恋谷”田园综合体项目,与下洼生态旅游园隔秦口河相望,形成了旅游科技生态枣园片区,为游客提供了“品尝沾化冬枣、体验农家风情、享受自然休闲、体验科技大棚冬枣采摘”的好去处,年可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

生态旅游园建设初期,沾化区供电公司按照“线缆融景、台区外置”的思路启动景区城市化台区建设,将1.4千米低压架空线路改为地埋电缆,并将2个台区重新规划,与景区更好地融合。

2018年以来,沾化区供电公司共完成沾化区104个村的农网改造升级,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226.2千米、0.4千伏线路263.45千米,新装变压器383台总容量2.62万千伏安,使农村地区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2.19千伏安。沾化区冬枣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还形成了产业链。

2018年以来,沾化区供电公司共完成沾化区104个村的农网改造升级,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226.2千米、0.4千伏线路263.45千米,新装变压器383台总容量2.62万千伏安,使农村地区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2.19千伏安。沾化区冬枣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还形成了产业链。2020年,沾化区8个乡镇的冬枣种植面积50万亩、总产值31亿元。

电力加持,助推了冬枣农业种植的转型升级之路,全电化农业种植链,让脆甜的冬枣提早批量入市。在良好的供电环境下,沾化区将“‘滨’至如归,‘州’到服务”的供电服务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做实服务,电“靓”了枣乡振兴的小康之路。

通讯员 王猛 王进 报道

AY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 责任编辑:田望月_SD420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