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路上捡到装有十几万存单和现金的包,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莒县陵阳街道桲椤沟村村民袁安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
10月6日下午四点多,陵阳街道桲椤沟村村民袁安福忙完地里农活回家途中,走过村口时突然发现路边有一个手提包,在附近并没有发现失主,袁安福只好从包内寻找线索。
“打开一看,大包里面有个小包,小包里面一把现金,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还有一个小包,里面是一把存单,就是咱银行的纸质存款折,这个包里有两个身份证。”袁安福说。
其中一张身份证上的信息显示,包的主人可能是邻村的徐女士。袁安福赶紧将包交到了村党支部书记李业清手中,李业清随后联系到了徐女士所在村的党支部书记刘春洋。
“我说有什么联系方式吗?袁安福说只有身份证,我就迅速联系了他们村书记,对接上以后,确定是他们村的人。”陵阳街道桲椤沟村党支部书记李业清说。
就这样,两位村书记“电话接力”,获知了徐女士的联系方式并及时与本人取得了联系。原来,当天徐女士在走亲戚时将手提包放在电动车车筐里,没想到却不慎遗失,就在她苦苦寻找的时候,接到了刘春洋的电话,此时距离徐女士丢失钱包还不到两小时。
“存单摆在地上,一摆一串。她来到之后说是5000元现金,咱这才知道。存单多少咱根本不知道,她说是16万。”袁安福说。
“当时失主来的时候,虽然是笑脸但眼泪流着,一直不停地感谢,说所有的家当全都在这个包里,打开包检查了一看,现金存单任何物件都没少,当时高兴地说遇到了好人。”李业清说。
袁安福拾金不昧,俩村党支部书记“接力”物归原主的行为,温暖了人心,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在当地传为美谈。
“当时捡这个钱,毕竟不少,让人感觉确实很有诱惑力,但不是自己挣来的,咱不可能去花人家的钱,怎么想办法快联系失主还给人家,这是我的想法。”袁安福说。
“我把他捡到包的事发到村微信群里去了,村里对这个事评价很高,也是给年轻人起到了一个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李业清说。
(日照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媛媛 弘强 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