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牡丹区都司镇的白刘庄小学,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走进白刘庄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8个大字,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教室内传来琅琅读书声。学校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等一应俱全,教学软硬件设施升级迭代,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成长的快乐。
“从瓦房到楼房,从黑屋子到宽敞明亮的教室,从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张嘴的‘三个一工程’,到现今的多媒体电化教学,从看书只有几本作文选,到现今的琳琅满目的图书室……作为一名23年教龄、17年党龄的乡村人民教师,我见证了都司镇乡村教育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白刘庄小学校长刘认银说。
崭新的教学楼,教室内书声琅琅,操场上欢呼雀跃,校园里绿草茵茵,到处都散发着蓬勃的活力。看着眼前漂亮的楼房和整洁的教室,很难想到这所学校以前的样子,但刘认银却记得清清楚楚,白刘庄小学最早是村办小学,深藏在村内一条胡同的尽头,周边都是村民住宅。低矮的门楼,一排破旧的红砖瓦房便是学生们的教室,一下雨胡同里泥泞不堪,一小片空地改成的操场坑坑洼洼,十多天不能使用,不但家长意见大,开展教学活动也不方便,学校的发展严重受限。
近年来,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牡丹区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都司镇白刘庄小学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扩建的学校之一,搬出了村庄,建起了教学楼和塑胶操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学校变化的不仅仅是校园环境,更有学校丰富的内涵,学校将“书香校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线,突出“书香校园”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师生的精神面貌也为之一新,家长们对学校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学校目前有教师17名,9个教学班,334名学生,我们现在开齐、开全、开足了课程,努力让每一名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刘认银说。
白刘庄小学的变迁既是牡丹区农村学校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也是牡丹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政府投入的不断加大,牡丹区农村学校发生了变化,各种硬件设施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来源:牡丹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