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故事里,永远缺不了院子。“院和宁,家和兴”已是深入骨子里的情节。在淄川区东部山区北岳阴村,有一方被闲置多年的小院,这天,被打开了大门。小院不大,方方正正,几块凹凸不平的石板,已被岁月打磨的有些凌乱,丛生的杂草是小院唯一的生机。几间老屋坐北朝南,土木结构的的土胚房,地基是青石砌的,风雨浸蚀,墙皮脱落,屋顶上的几根狗尾草在风中瑟瑟发抖,老屋如岁月风干的柿子,又如老人脸上的褶皱,印证着岁月的沧桑。
许是厌倦了城市的喧闹与繁忙,渴望生活的节奏慢一点,再慢一点。在这纷纷扰扰的人世间,删繁就简,才能轻松自在。老屋主人决定把它简单修葺,不必追求中式风格,不必仿照古色古香。就像陶渊明那样简简单单,让生活归于质朴,让内心归于热爱即可。约上三两知己来除草抹泥、搬砖、抬石板。
女主人在院落东墙角下开辟了小菜园,柿子、辣椒、小葱、丝瓜等,长势喜人、绿意盎然,女主人用辛勤劳作换来了瓜果飘香。在小院劳动的人儿,由心出发,向往着诗和远方……
庭院对于老百姓而言,除了日常起居的生活空间,更是一种休养生息的精神家园。庭中惟小憩,院中无尘杂。我们一起见证了庭院的修复,揣着些许兴奋,前来续写庭院故事。在山温水软的季节,暂且做得闲客,拥一份清雅,守一城山水,享一方庭院,望一帘风月。
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在庭院细数光阴。
一盏清茶细细地品味,一段光阴慢慢地回眸。
有一种感情,一辈子都不会输给时间。
每一个长期减肥未成功的女子,身边都有一个多年增肥无效的闺蜜。
不管多久没见,还是跟以前一样,无话不说,日暮西沉,聊得彤云瘦。
依山而居,临谷听松,享受在悠然见南山中闲看落花。
人到中年,人生半坡。褪去了青涩,打磨了莽撞,中年何尝不是人生最好的年纪。
轻盈秋千,嬉戏玩耍,心荡漾,心喜悦。
孩子们以花鸟虫鱼为友,他们的笑声,知了的叫声,共同编织了未来的梦。
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于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奔五人生雪染头,韶华已去志空留。 马鞍山下稻花晚,淄河岸前枫叶秋。 江月初融独倚槛,晚风未合更维舟。 半壶浊酒酡寒醉,一念未平一念休!
避暑寻幽草屋行,远离世事洗虚名。 修心解脱芳无影,养性消闲鹤有声。 岭上夕归灯火亮,窗边月落湖山清。 香茶一盏听蝉闹,不见知音见夜莺。
曾经的青春年华,精彩过,也飞扬过;曾经的岁月,如歌,如诗,相遇过,也相守过。任世事摇曳,心始终如莲,安静绽放。一方庭院,一张桌子,几个凳子,一锅、一盆......无需华丽的装饰,留白,才是梦的初始。
(顾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