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日照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作业管理工作的通知》(日教函〔2021〕167号),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等。
日照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
各区县、功能区教育和体育局(社会事业局):
为贯彻中央“双减”工作精神,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作业管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作业育人功能,发挥作业教育价值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各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二、把握书面作业总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要落实管理责任,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个别学生经努力仍不能完成作业影响睡眠的,可实行家长签字免做作业制度,以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每天书面作业量按照不超过上学日的两倍控制。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好国家相关规定,把禁止校外培训机构给学生留作业作为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三、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全面建立“基础作业+弹性作业”模式,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基础作业应紧扣教学进度和学习内容,把握好重点和难点,重在巩固知识;弹性作业应注重探究性、实践性,重在灵活运用。鼓励学校自主设计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倡导推广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性作业和过程性作业,语文、外语等学科布置以提升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为主的作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布置综合性、探究性为主的作业,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布置开放性、问题情境应对为主的作业,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布置以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艺术作品欣赏和创作等为主的相关素质提升作业,进一步丰富作业类型,压缩作业时间。
加强作业教研,共享优质资源。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内容,作为学校学科教研、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经常性组织作业设计交流研讨,开展教师作业设计培训,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作业布置整体水平。学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开展一次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市、各区县广泛开展优秀作业案例征集遴选,建立优秀作业资源库,支持学校提高作业质量。优质作业资源重点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开放共享。
四、家校同向合力,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学校要采取家访、召开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宣传“双减”精神和学校作业管理办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与学校协同指导,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引导家长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
五、落实作业批改责任,认真做好反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