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南展赋
作者:薄文军
序:20世纪70年代,为确保黄河度汛安全,国家在今东营市境内黄河右岸历时8年建设南展宽工程。展区5万余群众响应号召,搬离行滞洪区,在沿堤房台安家落户。因条件所限,房屋矮小,街巷狭窄。随着人口增多,人居环境日渐局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当地群众坚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振兴、实施社区改造,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笔者日前采风于此,作《黄河南展赋》以记之。
九曲黄河,万里驰骋;游走神州,龙腾凤鸣。天来之水,接高原于玛曲;大河朝宗,汇沧海于东营。跌宕起伏,揽华夏于胸怀;波翻浪涌,聚溪涧于北溟。
禹王治水,九脉奔涌;王景治河,道取千乘。逆流放任,曾为化外之地;顺乎自然,何赖鬼斧神工。渠展之盐,姜齐富国强兵;甲下名邑,郦元水经留名。
东津古渡,欸乃桨声;永利重镇,跨河兴城。千年繁华,七里土垣遗迹;百年水患,十仞洪峰过境。恩威并济,泛区白沙扑面;陵谷交替,泽国遍野哀鸿。
兰阳决口,顺流而东;故地重游,穿运夺清。势如危卵,沿岸城池塌陷;险象环生,堤坝暗穴喷涌。忽而河东,淹没田园庐舍;倏而河西,绝迹古刹苍松。
人民治黄,东营先声;长波入海,大河安宁。鸿篇巨制,开后世之太平;伟绩丰功,缚桀骜之苍龙。前事不忘,修防固堤如昨;未雨绸缪,窄巷犹悸洪凌。
石油工业,国之命脉;群众安全,重中之重。审时度势,规划南展工程;登高望远,复式堤坝如弓。号角连天,十万民工上阵;寒来暑往,八年鏖战始成。
大河滔滔,镗鞳噌吰;长堤漠漠,瑰丽如虹。旭日东升,瞻黄河之日出;霞光万道,看落霞之余红。迤逦东北,览绿野接苍穹;蜿蜒西南,溯云霓其万顷。
房台耸立,展区苍翠;鸡犬相闻,街巷纵横。傍堤而居,鳞次万家农舍;枕河而眠,转眼四十秋冬。荷香百里,浸润缱绻乡愁;良田千顷,唱响时代大风。
新型社区,拔地而起;绿色经济,遍地葱茏。百业兴旺,笃定全面小康;改革创新,何惧万里征程。统筹发展,赢得脱胎换骨;乡村振兴,演绎浴火重生。
鱼塘凌波,蒹葭苍苍;荷叶田田,荻花摇荡。美丽乡村,遥领风气之先;社区建设,难辞鲜花掌声。同频共振,坚持生态优先;全面小康,南展捷足先登。
生态保护,振聋发聩;造福人民,玉汝于成。政通人和,秉高质量发展;万众携手,筑伟大复兴之梦。太平盛世,实现大河安澜。国富民强,迎来海晏河清!
诗曰:
黄河南展忆峥嵘,百里长堤拒凌洪。
蜗居房台四十载,八里相闻鸡犬声。
农家自有田园乐,稻花香里百鸟鸣。
金山银山青山在,幸福河水连苍穹。
豪情满怀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容。
浴火重生有彩凤;脱胎换骨起新城。
百业腾飞高质量,生态保护无止境。
万里长波东入海,走向深蓝新征程。
二〇二一年国庆节撰于东营
(作者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东营市精品旅游促进会咨询委员会委员,黄河口地域文化研究学者、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