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咱们市民来说,现在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不会为每天的吃穿住用行发愁。而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让咱市民的小康生活也越来越有“滋味”。从今天起,《社会零距离》推出《我的小康生活》专栏,从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展现城市的巨大变化。首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凌云社区居民高维琴的幸福生活。
十多年前,高维琴定居日照,并在市区购置了一处楼房。喜爱整洁的她,总是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忙完家务后,她就开始收拾自己的舞蹈服,准备去社区文化活动服务中心排练舞蹈。
“准备出门了,我们舞蹈队今天上午排练,从家里收拾好去排练去。这是我们的这套服装,今天上午重点是要排扇子舞。”
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帮儿女照顾上学的孙辈占据了他们很大的精力。而我市在中小学实施的配餐和课后服务,也让高维琴和她的老姊妹们有了更多的属于她们的个人时间和精力。
“我们就要追求更高一个层面的精神生活了,所以我们就组建了一个文艺团体,唱唱歌,跳跳舞。这些人都是我们社区看孩子的老大妈们。”市民高维琴说,“组建了这个舞蹈队之后,一开始没有场地和平台,后来社区就给我们搭建了舞台,这样我们就更有排练的精气神了。”
从成立舞蹈队成立开始,高维琴和她的老姊妹们每天都会来社区文化活动服务中心排练舞蹈,也会参加市区的各类文体比赛,而且她们用心编排的节目还获得不少了奖项。
“在家闲得无聊,除了看手机,就是看手机,真是成了大妈级了。在这里心情也舒畅了,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慢慢地跟着学。慢慢的心态也好了,也年轻了。心里光有高兴的事儿,没有烦恼的事。”市民王杰说。
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高维琴和她的老姊妹们正在加紧时间排练舞蹈《再唱山歌给党听》。面对时间紧,新的舞蹈动作不熟练、跟不上节奏的问题,高维琴充分利用排练间隙,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讲舞蹈要点。
据了解,启用于2018年的凌云社区文化活动服务中心设置有健身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等活动场所,为辖区居民提供着休闲、锻炼、娱乐服务。这里,每天都有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爱好的居民来到这里,参与并展示着文体活动带给自己的活力、喜悦和健康。
“如果像从前似的,生活条件不好,哪有精力和时间出来又跳舞又唱歌的。我就觉得现在的幸福指数,用‘爆棚’这两个字来解释一点都不为过。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我今年是61岁,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我们继续用我们优美的舞姿,来舞动国庆,诠释我们对祖国的情怀。”高维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