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凝聚着广大市民的共同心血、汗水和智慧,自胶州启动创城工作以来,全市上下积极响应,众志成城,踊跃参与。各镇办、职能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薄弱环节,将发动与行动相结合,引导辖区广大干部群众把握时间节点,狠抓整改落实,积极投身创城实践,城市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升。
我市老城区绝大多数城市基础设施使用年限较长,因此维护和整修基础设施一直是我市开展的常态化工作,其中人行道板整修这项工作涉及面广、且存在破损地方多等情况,成为开展创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给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抢时间,赶进度,让城市的颜值得到了提升。
在广州路两侧人行道上,记者看到,施工人员趁着天气晴好,分成多个小组,分片作业,确保了施工的进度。
记者了解到,我市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为抓手,持续开展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中云街道惠锦苑小区是2012年建设的小区,之前小区道路是水泥硬化而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磨损严重,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坑洞,给居民日常生活出行带来了不便,整修路面群众呼声较高,对此,中云街道第一时间成立专班,反复调研小区的实际情况后给出了整修方案。
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创城工作的主战场之一,三里河街道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以打造现代城市客厅为己任,以辖区环境提升为切入点,狠抓工作落实,加强基础设施维护,全力营造“时时安全,处处常新”整洁有序的城市硬环境,在全处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辖区环境有了明显改观。
位于澳门路和广州路交汇处西北角的小广场周边布满商铺,由于来往车辆较多,使小广场的道路破损严重,加之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导致这里的环境脏乱差问题频频出现。
急市民之所急,想市民之所想,针对小广场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三里河街道成立专班展开摸排调研,对小广场路面进行了硬化,施划了停车位,并安排人员开展垃圾清理行动,确保小广场环境整洁。
位于香港路北侧的三里河小学,建于2010年,现有师生2600多人,南门处的小广场占地约一万多平方米,由于日常来往车辆多,导致此处地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给师生上下学造成了不便。
据了解,全新铺设的沥青路面约一万平方米,为进一步方便师生上下学,学校门前广场在路面硬化的同时还规划了100个停车位,并在学校两侧张贴约一千平方米的创城宣传口号及学校亮点工作,一系列工作措施,受到了市民的一致点赞。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是我市当前的重要工作,需要我们全员齐上阵,每个镇街、部门单位都是主力军。作为创城工作的重要部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承担了违章越限经营、户外广告、交易市场等影响市容秩序的难点问题清理,工作中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奋战在一线,将创城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微之处,细化工作任务,引导商户规范经营,共同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早上6点,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中云执法中队的执法人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要对道路两侧的乱摆乱放、占路经营等行为进行整治。每到一户,执法人员都会主动向商户宣传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复审要注意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创城氛围。
为了营造一个干净、卫生、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执法人员对存在的“十乱”现象实施“地毯式”整治,确保不留任何死角的同时,对违规设置的予以拆除,合理调整执勤人员和时间,采用定人、定岗、定时、定责的方式,对各市场周边进行值守,坚决遏制和取缔占路经营、摊点冒市等违规行为,积极营造迎检复审的浓厚氛围。
位于杭州路上的听溪园小区,是我市典型的老旧小区,因为缺乏统一的物业管理,私搭乱建现象较为严重。针对前期群众的反映,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经过调查取证,对小区内所有的私搭乱建、违章建筑进行了整治清理。
据了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树牢“全周期管理”理念,下足“绣花功夫”, 以“拆违治乱建设美丽家园行动”、广告招牌“增品提质”两年行动为切入“点”,围绕全市60余条主次干道、背街小巷,40余处便民摊点群,聚焦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市场周边、校园周边等难点区域,对经营秩序、停车秩序、违法建设、不文明养犬、文娱市场不规范经营等问题开展集中攻坚。将全市划分为218个单元格,建立“综合执法工作站”54个,健全从问题发现到整改落实的快速闭环,提高了受理、处置群众反映问题的效率,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我市以县级市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但这绝非一劳永逸的终点。我们要进一步夯实文明创建的基础,努力推动创建工作向更高、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让广大市民共享创建成果。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峰”,是全国文明城市的升级版,是文明城市的标杆。实现更高愿景,必须拿出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满足群众对文明环境、文明秩序、文明风尚的期盼,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每个家庭、每个市民也应积极参与和努力,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注意自身言行举止,为文明胶州添砖加瓦,进一步筑牢文明之基。
来源:云上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