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来我市调研,并召开中科院、省黄三角农高区科技合作座谈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种康,中国科学院原秘书长、中科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顾问邓麦村参加调研。市委书记、省黄三角农高区党工委书记李宽端,省科技厅厅长唐波,市委副书记、市长、省黄三角农高区管委会主任陈必昌,省黄三角农高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润国分别陪同有关活动。
在省黄三角农高区,张涛一行先后到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新一代智能农机智造园、盐碱地农业综合科研试验基地、生物技术中试研发平台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创新平台建设、科技研发应用等情况。在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张涛实地察看了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黄三角研究中心、遗传所育种基地和偃麦草示范基地,听取盐碱地改良及高效利用、盐碱地良种培育等情况。随后,张涛来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科院海岸带所黄三角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详细了解黄河三角洲滨海与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情况。
在召开的中科院、省黄三角农高区科技合作座谈会上,张涛对中科院有关专家团队在东营的工作给予肯定,对东营市委、市政府和省黄三角农高区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中国科学院与东营市合作历史悠久、与黄三角农高区合作基础良好,未来前景广阔。中科院将立足自身职能优势和资源禀赋,持续深化院地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立足黄河三角洲实际,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分类推进盐碱地治理及综合开发利用,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黄三角模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更大作用。聚焦重大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盐碱地种业、智能农机制造等领域加强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李宽端在主持座谈会时表示,东营市是黄河入海口城市,在推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担负着重大责任。特别是黄三角农高区作为唯一以盐碱地为特色的国家级农高区,承担着在盐碱地治理、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的国家使命。中科院人才资源富集,科研实力雄厚,科技成果丰硕,下一步希望中科院与东营市和黄三角农高区在创新载体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为国家盐碱地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省科技厅副厅长于书良,省黄三角农高区领导毕建明、王守宝,中科院有关领导专家、团队负责人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