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辟谣丨注射新冠疫苗致癌、打疫苗后胳膊吸铁勺…太扯了!

0
分享至

注射新冠疫苗致癌、打疫苗后胳膊能吸铁勺

这波新冠疫苗谣言未免太扯了!

辟 谣

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反弹当中,境外疫情输入并造成传播的风险仍然较高。自9月10日以来的新一轮疫情中,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一半以上为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和工厂员工,场所聚集性感染明显。

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和疫情防控实践表明,疫苗具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能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减少感染者的传播力,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截至9月2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接近22亿剂次。我国接种的总剂次和覆盖人数均居全球首位,人群覆盖率位居全球前列。

然而,不断有谣言妄图破坏疫苗接种的大好形势。最近,它们又开始伺机作乱,其中既有“混打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更有效”这种“技术流”传闻,也有“注射新冠疫苗致癌”“拉姆达晋升‘新毒王’,疫苗没用了”这种危言耸听的传闻,还有“打疫苗后胳膊能吸铁勺”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传闻。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就上述传闻采访了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郭宇,为您拨开迷雾、找寻真相。

注射新冠疫苗致癌? 真相:疫苗不含任何可致癌成分

近日,网上有传言表示新冠疫苗可能会致癌。疫苗致癌的传言由来已久,如今又轮到新冠疫苗。

在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可能和癌症相关的病毒,如乙肝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这些病毒在感染宿主后,会在细胞内进行复制或基因组的整合,对宿主产生不良影响,或导致癌症的发生。

而如今上市的多款新冠疫苗,或含彻底灭活的病毒颗粒,或含病毒的一段核酸序列,或含病毒表面蛋白的某个部分,均不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持续复制。此外,目前尚未发现新冠肺炎病毒所属的RNA病毒与肿瘤相关。

以灭活疫苗为例,其中包含的成分,如灭活病毒的β-丙内酯、Vero细胞残留、氢氧化铝佐剂、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等,都经过了严格的处理,含量极低,不具备致癌性。

此外,除上述成分外,疫苗中的其他成分含量也极低,且很多成分也被应用于食品加工中,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安全的。

混打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更有效? 真相: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不能相互替换

目前,市面上有多款新冠疫苗,有传言称混打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可“集众家之长”,让免疫力更强,这个说法准确吗?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曾明确指出,不同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不能混打。

目前,根据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相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可以序贯接种或者混打,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不能相互替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们国家在新冠疫苗接种的过程中,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是不能进行替换的。也就是说,如果首针接种了两针次的灭活疫苗,后续就要用灭活疫苗来完成。如果首针接种了三针次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后续的第二针、第三针,也只能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来完成。

假如存在特殊情况,导致无法用同一个企业的同一个品种的疫苗来完成接种,那么后续用相同技术路线、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来完成接种也是可以的。

据悉,已有科学家在开展探索新冠疫苗序贯免疫策略的临床试验,为进一步增强各技术路线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拉姆达晋升“新毒王”,疫苗没用了? 真相:存在免疫逃逸现象,但未使疫苗失效

最近,德尔塔突变毒株的“同伙”——拉姆达突变毒株走进人们的视野,它也被称为超越德尔塔的“新毒王”,而且有人说疫苗对其也无可奈何。事实究竟如何?

拉姆达突变毒株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值得关注的突变”,即在遗传突变水平上可能会导致病毒传播力增强、免疫逃逸,并且此突变毒株在公共卫生水平上展现出了潜在威胁。

据介绍,目前研究新冠病毒的免疫逃逸现象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实验室里,看疫苗接种者血清中和突变毒株病毒的能力是否有所下降;二是在现实世界中持续观察、记录疫苗的有效性。

近期的一些血清中和实验显示,拉姆达突变毒株虽然存在一定的免疫逃逸现象,但在众多突变毒株中谈不上突出。

另外,在南美一些国家的新冠疫苗有效性跟踪研究中,也没有看到拉姆达突变毒株对疫苗有效性产生巨大影响。智利于不久前公布的科兴疫苗有效性分析报告中指出,该疫苗的有效性达到了65.9%。而在这项分析进行期间,拉姆达突变毒株在当地的新冠病毒基因型鉴定中占比达到27%。

打疫苗后胳膊能吸铁勺? 真相:皮肤出汗后能粘住物品造成磁力假象

最近,在国内某知名互联网平台上,出现了不少关于“打完疫苗后胳膊能吸附铁勺”的帖子。

一些用户宣称,自己在打完某款新冠疫苗后,胳膊上注射处产生了磁性,甚至可以吸附铁勺。在他们发出的照片里,接种过疫苗的大臂上紧贴着一把金属勺,旁边没有任何支撑。

为了证明疫苗真的能给人加磁,有人还做了左右胳膊对比,没打过疫苗的胳膊对勺子毫无反应。

于是,“疫苗有磁性”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对此,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辟谣指出,所有新冠疫苗都不含可在注射部位产生电磁场的成分,也不含金属,接种新冠疫苗不会产生磁性。新冠疫苗里也不含微芯片。疫苗是为对抗疾病而研发的,而不是用来跟踪的。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官网上也公布了相关新冠疫苗的产品说明书,成分表显示该疫苗主要由脂类、氯化钾、磷酸二氢钾、氯化钠和蔗糖等构成。

美国一家专门核查并揭穿谣言和传闻的网站还将部分经过批准的疫苗送往检验部门进行了检测,也都没有发现金属成分。

有专家表示,之所以胳膊能吸住东西,是因为人的皮肤出汗、出油,会产生摩擦力和表面张力,如果角度合适,就能粘住一定质量的物体,造成有磁力的假象,这和小孩在自己脑门上贴硬币是一个道理。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医院已发现50多例,全是年轻人!医生紧急提醒

一医院已发现50多例,全是年轻人!医生紧急提醒

观威海
2023-12-09 09:59:17
11月物价低迷,CPI同比跌幅创36个月纪录,不能再对通缩大意了

11月物价低迷,CPI同比跌幅创36个月纪录,不能再对通缩大意了

王五说说看
2023-12-09 14:26:26
切尔西已经做出了毛里西奥·波切蒂诺的解雇决定,因为明确的时间

切尔西已经做出了毛里西奥·波切蒂诺的解雇决定,因为明确的时间

谢安辉
2023-12-09 09:50:27
用了AI扩图,分不清到底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

用了AI扩图,分不清到底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

大忘路
2023-12-07 08:49:49
弟弟做高官后与我断联,多年后归乡,给我40万,还要我把饭馆关了

弟弟做高官后与我断联,多年后归乡,给我40万,还要我把饭馆关了

家里那点事儿
2023-12-09 19:00:12
夫妻最不合的属相,在一起争吵不断,互相不顺眼

夫妻最不合的属相,在一起争吵不断,互相不顺眼

顾一宸
2023-12-09 13:11:18
99%的人不知道“通房丫鬟”,主子洞房的时候,近身伺候有诀窍

99%的人不知道“通房丫鬟”,主子洞房的时候,近身伺候有诀窍

马尔科故事会
2023-11-09 15:57:32
克莱回应巴克利:他能理解每年争冠有多困难吗?

克莱回应巴克利:他能理解每年争冠有多困难吗?

直播吧
2023-12-10 05:00:07
奔驰GLE纯电大甩卖!降价16.5万!比特斯拉Model Y还便宜

奔驰GLE纯电大甩卖!降价16.5万!比特斯拉Model Y还便宜

网上车市
2023-12-09 13:13:22
汽车人出击!主场4比0成功守护我方领土!

汽车人出击!主场4比0成功守护我方领土!

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
2023-12-10 06:26:41
医院不愿开 ,5种失眠便宜好药 ,医生都在用,建议收藏转发!

医院不愿开 ,5种失眠便宜好药 ,医生都在用,建议收藏转发!

柴可猫斯基
2023-12-09 12:34:36
解清帅首开直播:豪华礼物满屏飞,整场收入超千万!网友:变味了

解清帅首开直播:豪华礼物满屏飞,整场收入超千万!网友:变味了

娱小小新
2023-12-09 13:33:11
劳塔罗2023年意甲打进28球,追平国米21世纪自然年进球数纪录

劳塔罗2023年意甲打进28球,追平国米21世纪自然年进球数纪录

直播吧
2023-12-10 05:53:36
省委书记的崛起:从梅州到广州,履历惊人!

省委书记的崛起:从梅州到广州,履历惊人!

林子说事
2023-12-10 01:46:48
她是北大著名才女,1968年被秘密处死,说:历史将证明我无罪!

她是北大著名才女,1968年被秘密处死,说:历史将证明我无罪!

温读
2023-12-07 09:51:02
霍启刚获院士荣衔,霍震霆朱玲玲到场祝贺,一家五口11年后再同框

霍启刚获院士荣衔,霍震霆朱玲玲到场祝贺,一家五口11年后再同框

电影记录手账
2023-12-10 02:31:58
徐帆刘蓓牵手亮相!她罕见打扮却被刘蓓抢镜,挂脖衣爆炸头真时髦

徐帆刘蓓牵手亮相!她罕见打扮却被刘蓓抢镜,挂脖衣爆炸头真时髦

云泽点评汇
2023-12-08 21:33:12
解清帅全家首开直播,整场收入恐超千万,涂磊问出了网友的关切

解清帅全家首开直播,整场收入恐超千万,涂磊问出了网友的关切

来来来跳起来
2023-12-09 12:37:08
老公长期出差,我没能为他守身如玉

老公长期出差,我没能为他守身如玉

杨木林
2023-12-08 10:59:28
萨拉赫拯救利物浦!迎两大里程碑,红军第200球+英超150球

萨拉赫拯救利物浦!迎两大里程碑,红军第200球+英超150球

奥拜尔
2023-12-09 22:11:46
2023-12-10 06:48:49

头条要闻

男子被起诉"为陌生人担保借50万" 质疑银行造假

头条要闻

男子被起诉"为陌生人担保借50万" 质疑银行造假

财经要闻

300亿对赌协议将到期 王健林再断臂求生

体育要闻

开赛至今 你们真挺让人失望的

娱乐要闻

《一念关山》惹争议,刘诗诗发文回击

科技要闻

余承东:华为明年将推出颠覆性的产品,改写行业历史

汽车要闻

德系操控 智能大进阶 试驾大众ID.7 VIZZION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时尚
家居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萌娃和家里的小羊羔杠上了,一个站不稳一个撞不准

艺术要闻

画展参观人数创历史新高,这个小镇画家凭什么?

她被拍到新恋情?而网友还在等她的前夫

家居要闻

自由的形态艺术,个性演绎夜幕华尔兹

军事要闻

美国一票否决 巴以局势决议草案未获通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