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里的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处处上演惠民利民的好场景,回响共建共享的好声音:对农村电力设施进行彻底改造,终结电压不稳、经常断电的苦涩历史;没让群众出一分钱,实施厕所整改提升,营造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在主干道和人口密集区,配套照明设施,照亮附近村民回家的路……
为群众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今年以来,孙家集街道奉上沉甸甸的“惠民大礼包”,让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农村用电顺畅了
“好多年了,村里的电路老化,浇地时经常跳闸断电,让人着急。现在通过改造,安全多了,感谢政府给我们解决了烦心事!”说到前不久完成的低压线路改造,胡营二村菜农刘海明由衷点赞。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孙家集街道经过细致摸底,发现有43个村庄的农业低压线路已经使用30多年,电线杆风化、线路老化严重,时常发生意外,并且部分电线不带绝缘外层,存在火灾隐患。为此,孙家集街道把低压线路改造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头等要务抓紧抓实,投入1500万元,统一采购12米电线杆3500根、50钢芯绝缘铝线600千米,安排机关干部全程盯靠,协调解决问题20多个,保障施工进度。
经过几个月的会战,43个村庄的农业低压线改工程全部完成,惠及群众4万余人,不仅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了屏障,而且为推广智能化蔬菜大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旱厕改造升级了
近段时间,孙家集街道广大干部职工成了一些村庄的常客,他们围绕厕所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入户走访,依据群众的意见建议制定方案。“大伙提出了化粪池口较低,雨季容易倒灌的问题,干部们立说立行,要求施工队提升高度,并更换部分厕具,给一些户安装了厕所门,没让大伙出一分钱。”潘家村党支部书记桑松山深表赞许。
孙家集街道的“厕所革命”几年前就已经展开,群众反响不错。为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他们及时补短板、提品质,在胡营孙村、胡营西庄子村、西彦方村3个村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采取“村级施工+政府验收+财政补贴”的方式,每户补贴60元,在39个村全面铺开。
以干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满意指数。孙家集街道所有包靠干部到村入户,和村干部一起摸清底子,跟进施工过程。9月20日,记者在基层采访的时候,孙家集街道党工委书记游国勇正打电话给胡营孙村村主任孙彦忠,就扫尾事宜提出具体要求。街道分管领导则带着施工队负责人和村干部到现场一起想办法、解难题,作风都非常扎实。
夜间照明解决了
每每夜幕降临,在孙家集街道,无论一号路还是银杏路和镇区,都灯火通明,群众从大棚回家、出来休闲,都更方便了。“以前没路灯,晚上看不见道,大伙回家不安全,更不愿意出来走,现在亮堂了。”在银杏路一侧居住的张守庆告诉记者。
亮化问题关乎群众切身利益。针对部分路段和区域夜间照明设施配套滞后问题,孙家集街道立说立行,三级主任科员刘晓春列举了一组数字:“街道今年投资100多万元,把银杏路和一号路以及镇区道路总共16公里,安装350盏路灯,让夜间出行难成为历史。”
小小一盏路灯,架起了党委政府和普通群众心心相连的桥梁。范于村紧邻银杏路,村党支部书记李树亮深有同感:“尤其是晚上出来游玩和散步更安全了,我代表老少爷们感谢街道办了一件大好事!”
“始终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孙家集街道党工委书记游国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