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八月节等,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吃月饼,赏明月,中秋佳节习俗众多,历史悠久,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情感。人们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着对丰收,团圆和幸福美好生活的祈盼。
吃月饼是最具代表性的中秋习俗,亲手来做月饼,节日气氛就更浓了。来自东港区的20组家庭聚在一起,搓饼皮、称馅料、搓圆、压模具……孩子们争前恐后学习制作月饼,虽然年龄不同,月饼的精致程度也不一样,但在与小伙伴们的合作中,大家都体验着做月饼的乐趣。
学生杨依依说,她做了两种馅儿的,一个是红豆馅的,另一个是板栗馅的。
“中秋节是人们特别重视的一个节日,通过做月饼的活动,让孩子体验到月饼是怎么做出来的,也是一种仪式感的体现。”家长牟丽莉说。
说起中秋节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日照诗词协会会长辛崇发如数家珍,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说开始,向孩子们讲述中秋节蕴含的传统文化。孩子们聚精会神,在脑海中想象着故事的画面,对中秋节又有了新的感知。
“讲得非常生动通俗,而且引入了很多小故事。我想这样孩子对于中秋节这个意义会深入他的脑海。”家长裴文婷说。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秋节这一天,久别的亲人欢聚一堂,无论是寄托给满月的愿望,还是离家在外的思念,最终都在家人的笑脸上折射,祈福祝愿,只为生活美好,家国团圆。
辛崇发表示,通过这个节日可以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让他们爱国家爱生活,要他们通过学习努力奋斗,让生活幸福美满,让祖国繁荣强大。
“最明故乡月,家国情愈浓。”中秋佳节,秋高气爽,明月皎洁,中国人的思乡情结,家国情怀都被充分调动起来,总是让诗人们情不自禁地抒发胸臆,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瑰丽诗篇。在日照市东港区第一小学,大家在一场中秋诗会中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贡献出了很多,中秋节是一个美好、可爱、幸福又团圆的夜晚,在月圆之夜,我们可以和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月亮,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学生魏子涵说。
日照市东港区第一小学教师许杰认为,在中秋佳节举办诗会,以这种形式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广大师生感悟华夏文化情节,激发广大师生的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千百年间各地还形成了拜月、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不同的中秋习俗。日照的汉服文化爱好者们,也用拜月、传统文化表演等方式庆祝中秋佳节,祈愿花好月圆。
(日照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张素艳 杨琨 迟玉龙 裴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