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滨州市民,不知道你可否注意过身边这些变化:背街巷道的垃圾有人清扫,十字路口交通有人举旗引导,大街小巷的“牛皮癣”有人义务清理……他们,就是穿梭在这座城市里的志愿者。
数据显示,目前滨城区志愿者人数已突破16万人,志愿者就在我们身边,以不同方式为市民服务,演绎着“大爱滨城”的新鲜内涵。
几十支志愿服务队伍先后成立,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志愿服务已成为社会文明新风尚
今年48岁的丁口村党支部书记丁文海是个热心人,今年换届当选丁口村党支部书记后,他打算组建一支村级志愿服务队,既可以服务村民、美化环境,又能给村集体省下一笔开销,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上级党委的大力支持,6月20日,丁口爱心公益帮扶队正式揭牌成立。丁口爱心公益帮扶队成立后,村里有村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他们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让许多爱好社会公益的市民有了归属感。
在市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一种新时尚。8月14日上午,滨城区委书记白平和到市西街道彩虹湖社区调研城市品质提升工作,辖区的一名退休职工见一群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人正在交谈,便走过来问:“我退了休在家没事干,很想给社会做点贡献,单个人不好意思干,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组织?”
得知她的这一想法后,区委书记白平和介绍她加入了活塞家园志愿服务队,现在,她已经成为了这支服务队的负责人,正发动更多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城市品质的提升是一项持久性工作,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滨城区因势利导,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在彩虹湖社区成立志愿者培训学院,积极培养参与城市建设和文明实践的高素质志愿服务人才。
志愿者培训学院的成立更加激发了广大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的积极性,今年以来,丁口爱心公益帮扶队、如北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几十支服务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社会公益组织成为群众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带动了上千名市民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滨城区以“智者智城·志在滨州”城市品牌为统领,在“品牌”上做文章,打造了——个具有滨城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
7月8日上午,在五岳广场,“五老”志愿者和康家社区志愿服务队合唱了红色革命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向附近的居民发放“品质滨城 你我同行”致滨城市民的一封信,宣讲品质提升和文明城市创建,成为滨城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扮靓滨州市区的还有黄河社区的“黄河大妈”们。近日,在黄河六路、渤海十六路交叉口,滨城区彭李街道流动疫苗接种服务点,一群老年人特别引人注目,他们身穿白色体恤,上嵌“魏您服务”图案,头戴小黄帽,印有“黄河大妈”字样,有的维持秩序、有的搀扶接种疫苗老人、有的宣传疫苗接种知识,这群人就是黄河社区的“黄河大妈”们。
彭李街道黄河社区是滨州市委、市府驻地社区,辖区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资源丰富,这些人素质高、热心公益,愿意服务社区、奉献社会,黄河社区结合社区品牌打造,将这些资源聚起来,不论男性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黄河大妈”,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在社区治理中散发着光和热。
滨城区以“智者智城·志在滨州”城市品牌为统领,立足当地历史资源、红色资源、发展资源,在“特色”上下功夫,在“品牌”上做文章,打造了—个具有滨州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形成了参与度高、形式多样、活动经常的志愿服务浓厚氛围。
一场场志愿服务活动,拓展志愿服务领域,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加了砝码,增添了温情。
7月3日,滨城区启动“品质滨城·你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誓师大会现场,为10个城市品质提升专业委员会和13个乡镇街道志愿服务队授“品质滨城 你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队旗。
誓师大会后,72个区直部门(单位)和13个乡镇(街道)的机关干部志愿者,沿街店铺业主,玉禾田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以及市民群众4000余人分别在42个路段,实地开展清除积存垃圾、整治乱停乱放,整理广告牌匾,排查垃圾桶分类标识等大清除、大整理、大排查活动。
在滨城区,每月开展2至3次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已成常态化,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了5场大型志愿者服务活动,每次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内容有所侧重,带动了更多的单位和市民参与到创城中来。
恒诺广告公司总经理王会亮就是受此影响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的。他所在公司筹资金6.5万余元,定制了超大号挡土石42米,浇筑混凝土路面30余平方米,安装“中国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透视墙40余米,现在,这里的路面修复一新、透视墙美观大气、车辆停放有序,环境得到美化提升。
“住滨州、爱滨州,就要为美丽滨州建设担一份责任、做一份贡献。”王会亮的一席话道出了许多市民的心声,一场场进一步推动了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彰显品质滨城的文明风采。
雷锋车队、义务理发、文明出行……在城区,志愿者的身影遍布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他们以一次次服务、一桩桩善举,践行着志愿精神,传递着奉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