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在秦皇台乡各村落地生根

2021-09-15 14:06:04 来源: 鲁中晨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9月14日,秦皇台乡寨里孙村某村民家正在办喜事,在家门口树立着一块喜事“挡箭牌”,并改变以往的传统习俗,全部程序由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按照村规民约的规定执行。这是秦皇台乡摈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

“喜事限燃鞭炮,村里的不招待,酒席标准控制在200元左右,香烟价钱在10元以内……”这是秦皇台乡寨里孙村在主题党日上通过的村规民约里对红白喜事的相关规定。

据村书记孙建国介绍,在修订村规民约前,村里在村民中发放了《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倡议书》,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根据村民意见结合村里的实际对村规民约进行了重新修订,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出台了红白理会实施细则,旨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为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大力倡导和弘扬文明新风,秦皇台乡多次召开推动移风易俗的专题会议,着力解决农村在婚丧嫁娶事宜方面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和封建迷信问题,切实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我们在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上做文章,以移风易俗、倡树新风为抓手,大力促进乡风文明。”秦皇台乡党委副书记赵国亮说。

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顺利开展,全乡48个自然村都成立了移风易俗领导小组,由村党小组长担任组长,具体负责移风易俗推动工作。各村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吸收村里有威望的老干部、老党员、退休教师参入到红白理事会中来;重新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把移风易俗办理婚丧嫁娶纳入村规民约内容,为文明婚丧嫁娶搭建制度平台。

推动移风易俗,需要多样化的宣传载体。该乡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宣传车巡回宣传、村大喇叭天天讲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同时利用村里的四德榜大力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广泛宣传善行义举,让敬老、节俭、爱岗、敬业,成为舆论热点和群众的自身追求。为贴近群众需要,各村还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作用,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在宣传教育中抓住群众的心理,因势利导,让群众明白道理,打消顾虑、内心接受、愿意参与,和群众不讲空话套话,既讲大道理、也说小道理;既算文明账、也算经济账,让群众明白移风易俗是在尊重、传承传统风俗习俗的基础上,移的是“陈规”,易的是“陋习”,从而自觉认同和践行。

在仓头王村老年公寓前面的广场上,几位老人正在晒太阳、拉家常,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老朋友们离得近,没事凑一起聊聊天,下下棋。儿女也经常来看望,挺好的。”老人王新光说。

秦皇台乡把孝老爱亲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抓手,大力弘扬段李村、北贾村、杀虎刘村等先进村“以孝治村”经验,把孝亲敬老的内容、标准、要求具体化,签订赡养协议书、孝亲敬老承诺书,并监督执行;还把孝亲敬老写进村规民约,从制度层面保障老年人应有的权益。

同时,各村通过“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类评选活动,促家风,带村风、树民风,同时,该村还利用“四德”工程建设,广泛宣传善行义举,让敬老、节俭、爱岗敬业,成为群众的自身追求。充分利用好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资源,开展好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推动移风易俗中,我们坚持“村为主”管理模式,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引导、规范和约束村民的行为,以制度的形式让群众脱离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重负’,并以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让群众参与到农村各项事务的管理中,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培育文明新风。”秦皇台乡党委书记姬晓龙说。

记者 姚行彬 通讯员 张志刚 报道

AY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 责任编辑:田望月_SD420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