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4000万吨!世界罕见!

2021-09-15 09:56:09 来源: 鲁中晨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滨州贝壳堤:世界罕见4000万吨碳库

滨州位于黄河下游,濒临渤海,因地处渤海之滨,黄河之洲而得名。滨州海岸线全长126.4公里,这里有一座长76公里贝壳堤岛,与南美苏里南贝壳堤、美国圣路易斯安娜州贝壳堤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贝壳堤”。据报道和研究测量分析,滨州贝壳堤区不仅有距今5000-2000年的古贝壳堤,且尚有处在生长发育中的新生贝壳堤。国内外其他贝壳堤都已远离现代海岸,没有继续生长增加的可能性。滨州贝壳质含量几乎达到100%,而美国圣路易斯安娜州和南美苏里南贝壳堤,贝壳含量仅为30%。滨州贝壳堤岛的贝壳总储量达3.6亿吨,且随海水潮汐和风浪作用,每年将10万吨以上的新贝壳搬移到海岸堆积。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₃,其含量达95%。根据以上数据,滨州贝壳堤埋藏或封存了上千年4000万吨的净碳,实属世界罕见的巨大碳库。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体和碳库。滨州贝壳堤是人类与黄河、渤海三者命运共同体的结晶。滔滔黄河几经改道,长期对渤海的冲刷的同时带来大量泥沙和营养盐,给贝类繁衍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滨州沿海丰富的贝壳物源、渤海潮汐和海浪作用下的相对海水侵蚀以及粉砂淤泥岸,共同构成贝壳滩脊海岸形成的必要条件。滨州潮间带主要贝类有文蛤、毛蚶、近江牡蛎、长牡蛎、四角蛤蜊、篮蛤、竹蛏、缢蛏、日本镜蛤、鸭嘴蛤、樱蛤、托氏昌螺、扁玉螺、大沽全海笋、强棘红螺、锈凹螺等20余种。研究发现,贝类有富集特性,并通过消化系统有效过滤氧化物和水藻。可以吸附并消耗苯、酚等多种有毒物质,消耗海水中的藻类等有机物,并不断转化碳酸钙质的贝壳和软体蛋白质,发挥固碳、固氮、净化水质等生态服务功能。特别是牡蛎,每年可把大量二氧化碳固化转变为碳酸钙,形成大量的牡蛎壳。海水贝类是渤海最主要的碳汇生物。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唯一新老并存的贝壳堤岛,是研究黄河变迁、海岸线变化、贝壳堤岛的形成等环境演变以及滨海湿地的重要基地,也将成为黄河-渤海-大气三者碳交换通量评估研究的重要载体。
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成员、滨州市海洋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陈胜林表示,滨州市高度重视技术团队建设,大力推行碳汇渔业,实施海水贝类底播增殖修复工程。先后建设省现代农业贝类产业创新团队和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滨州综合试验站,编制发布了《滨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建设浅海50万亩贝类生态底播增殖区,建成3处省级底播型海洋牧场,积极打造“渤海贝仓”。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AY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 责任编辑:田望月_SD420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