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至今,王子峰已经在济宁一中度过了22年的执教生涯。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王子峰从不缺乏奉献精神与主动迈出舒适区的勇气。杰出的教学能力与高尚的师德,也为他赢得了不少荣誉。济宁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济宁市优质课一等奖、济宁市电教骨干、济宁市劳动模范……这些都是他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证明。
当了16年班主任的王子峰相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他都希望学生们能学会自立。每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他总是先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再遇到类似问题,他就会让学生们自己去想办法解决。王子峰认为,学生们应当不断的超越他,成为一波波涌得更高的“后浪”。他说:“不管在哪个领域,每当有学生后来者居上超过我时,我总会感到欣慰。”
王子峰认为,他所教授的所有知识都是“工具”,学生们在跟随他进行学习要“动脑分析不被动”,不只是按部就班的依葫芦画瓢,而是要知道“为什么”,明白其中原理。他打了个比方说:“我把一把锤子交到学生手里,在他们需要砸钉子的时候,有锤子固然好,没有的话,他们也要知道,用锁头、用砖块,也能达成同样的目的。能做到这一步的学生,就算是真正学明白了。”
在2020年新冠疫情缓解,学生返校之后,每一个班级被分到了两个教室。为了让学生们在冲刺阶段少走弯路,他压缩提取出每节课最关键部分,硬是用一节课的时间,在两个教室讲完两堂课,把四十五分钟变成九十分钟。
录播课上,同学们可以手动暂停记笔记,也没有了面对面的交流时间,老师不必再有任何留白,一节课的容量堪比线下的三节课。课件制作、内容压缩、结构设计、设备调试……都变成了一个人的工作。而这,只是他工作的一个缩影。
谈及高中教学的特点,王子峰总结出了两个字:“苦”和“累”,老师和学生皆是如此。在这三年里,他们不仅要一起去啃下各种“硬骨头”,老师和学生的思想碰撞也格外激烈。老师们要纠正学生们错误的观点,培养他们正确的想法,而对学生们来说,对他们批评最多的老师,往往最令他们印象深刻。但除了苦和累,这份工作带来的幸福感也极为强烈。对王子峰老师而言,教育工作,是一份甜蜜而美好的事业。
(文:张一帆 视频:何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