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标兵、济宁医学院教学名师、济宁市优秀共产党员、山东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共产党员……这个人的部分证书铺开就已经盖满了办公室的桌子,她就是刘君。
刘君是济宁医学院的一名化学老师,1983年她自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该校执教,至今已有38年。
尽管“进入大学后就轻松了”这句话,经常在高中阶段被家长们挂在嘴上,但大学真正的学习生活从来就和轻松二字无缘。特别是对医学院的师生而言,辛勤的付出与汗水更是常伴左右。济宁医学院的自习室里总是座无虚席,办公室里备课的灯光也常常会亮到深夜。
与其他阶段的教育不同,大学教育面向的是经过高考选拔后的人才,他们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与优秀的学习能力。同时,他们每节课所要接受的知识量与信息量也比高中阶段要多得多。因此,课前的预习就变得极为重要。刘君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做到有针对性的预习,从2015年开始,她就在自己的课堂上推行了“数字化课程”,课前制作“知识点微视频”,课上进行混合式教学,课下发放录制的课堂视频,从方方面面,顾全学生的学习进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刘君有多本教材编撰经验,全国通编的《基础化学》《无机化学》等高校教材她都担任过主编或参与其中,因此,对于数字化课程的教材编撰刘君教授格外得心应手。但就算如此,为了能让学生们用上最好的教材,她依旧对自己的课程内容做出了十次以上的修改。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刘君平时除了授课,还需要进行科研。
在这方面,她也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绩,曾多次荣获济宁医学院科学技术奖与济宁市科学技术奖。在带领学生进行科研时,刘君总是对他们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她常教导学生说,化学是为医学打基础的学科,在进行化学方面的研究时,一定要不畏艰苦,拿出十二分的认真来。
当谈及自己为什么走上教育之路时,刘君说,是受到自己老师们的感召,被教师这一光辉的职业所吸引,因此第一志愿就填报了师范类专业。从此,在讲台上,一站就是将近40年。
刘君至今还记得,在她刚来济宁医学院执教时,教研室的老主任带着所有老师全程听课,并对老师们的讲稿逐一批注。这些杏坛前辈,深深影响了刘君。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她接过前人的火炬,走出了自己的教育之路。
(文:张一帆 视频:魏本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