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局之年。面对新征程新挑战,淄川区高度重视、提前谋划,扎实开展各项创建工作,全力完成市委确定的争创目标。
多角度高密度宣传
在“淄川志愿云”编发文明城市创建微信43期,印发《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模拟调查问卷》20000份,提前与区投建中心对接,在松龄路、文化路提升改造工程竣工后,在主要路口新增9处公益广告雕塑,在般阳路、将军路等城区主要道路设置公益广告路灯道旗278面,在各测评点位设置淄川文明实践学校广泛宣传文明城市创建标准,把宣传的触角延伸到全区的每个角落、各个群体,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度。
开展10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为更好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印发《关于开展“文明创建 志愿先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知》,确定开展传播科学理论、利民惠民政策宣讲、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科学普及法律服务、义诊健身、文化文艺、卫生环保、社会治安、助学支教、移风易俗等10大志愿服务活动。每周调度一次牵头部门工作进度,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明理胡同宣讲3000余场
利用“明理胡同”在全区446个村居开展遛狗要牵绳、疫情防控知识、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等各类文明城市创建宣讲活动3000余场,受众4万余人,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发放安全头盔40000余个
按照“发放不是终点,佩戴才是目的”的目标定位,在各镇办村居分别设置发放点,组织各级文明单位职工带头做表率,截止目前,全区共发放“爱心头盔”40000余个,驾乘人员头盔佩戴率提升近30个百分点,极大提高了电动车自行车驾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水平。
完善提升实地考察标准
对标新增测评内容,补齐弱点缺项。设置无障碍停车位27个,覆盖各类公共停车场、商场、医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各文明实践站中心、所、站增设健康卫生宣传栏36个,实现村居全覆盖。
设置《创城元素设置分布图》
按照社区、宾馆、银行、营业厅、商超、市场等不同行业,在测评达标点位分别召开观摩会,现场展示《创城元素设置分布图》,明确各测评点位测评标准、要素设置位置。各点位创建人员每天对照分布图进行自查,确保实现常态化创建,不断提升创建水平。
下一步,淄川区将加大实地督导工作力度,运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加大创城知识宣传强度,不断增强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活动密度,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创城工作中来,形成常态化创建工作模式,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努力打造干净、有序、安全、美观、舒适、宜居的幸福淄川。
(通讯员 冯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