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沂源的蓝天越来越多,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从源头管控到区域协作,沂源扬尘治理屡出新招!精准治尘如何做?答案就在这里↓
一、“三定”管理,严格规范渣土运输
“现在,县内从事建筑垃圾运输作业车辆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线路进行运输。”“定线路、定时间、定位置”,沂源县运渣车“三定”管理轻松做到“溯源”管理,有效防控渣土运输车辆跑、冒、滴、漏等问题!
通过渣土运输车辆——定线路、定时间、定位置的“三定”新规,沂源县逐步实现扬尘防控动态管理到“静态”预防转变,最大化利用监管资源的同时,降低管控难度,做到扬尘精准治理。
二、县、街道协作,破解交界区域扬尘防治难点
交界区域的扬尘问题,一直是各区县扬尘防治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个“疑难杂症”?沂源县这样破题↓
“因地制宜,一事一策”,实施精准治尘。按照“联防、联治、联控、联动”原则,沂源县住建局扬尘办对重点扬尘防控点位进行了全面排查。
按照“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原则,协作确定牵头对接的县、街道两级部门和联络员,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不定期召开问题点位现场协调会、重污染预警天气联合响应三项工作机制,及时沟通、协调、移交、处置日常管控中发现的问题,并快速响应整治。
“将区域交界处定为日常巡查‘打卡点’,每天安排人员现场巡查打卡,以此实现信息互通。”
三、巡查+普法,紧盯扬尘源头治理
“围挡周围要规范喷淋设备,并且要保证喷淋设备24小时正常作业,车轮、车身都要冲洗干净,一定不能带泥上路。”在建工地内,扬尘办执法队员正在进行日常的工地巡检。
道路硬化检查、工地整洁检查、喷淋设施检查……盯紧扬尘源头,沂源县持续开展工地巡查,重点检查各工地因围挡破损、缺失及脏污等造成的周边扬尘污染情况
执法队员在强化检查的同时,还耐心地对工地负责人进行普法宣传、政策解读,告知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扬尘防控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除了开展日间巡查和夜间抽查,我们也会通过‘智慧工地视频监控平台’对项目建设工地进行线上监管,同时通过微信群开展宣传教育,让施工方树立扬尘防控责任意识,主动履行扬尘治理主体责任,日常执法检查与普法宣传相结合,整治效果才能持续稳固。”
依法治尘、科学治尘、精准治尘,沂源人的“鲁中生态高地幸福感”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