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探索实现“双碳”目标的东营之策——我市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纪实(上)

0
分享至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与日俱增的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愈发显著。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议上郑重向世界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

近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合盛铜业分剪车间,工人正在操作分剪机分剪铜箔。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新项目、新技术、新业态带动,加快构建有持续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在新材料产业方面以创新吸引优势产业集聚,构建产业链,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周广学 报道

推进实现这一目标,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既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更要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

近年来特别是市委六届四次全会以来,我市聚焦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立足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破传统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产业生态的系统性重塑,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统筹推进“双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完善顶层设计:坚持科学谋划、顶格推进,力争在“双碳”工作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生活消费习惯等方方面面。

作为胜利油田的主产区和所在地,东营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经过多年发展,培育形成了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石油装备、有色金属等产业集群,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的经济发展特征十分突出。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8年9月,市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了“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为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并组建工作专班,与国家、省同步启动编制《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在黄河流域沿线城市中走在了前列。

近年来,循着三大目标定位,东营抢抓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始终把生态保护作为最优先的任务,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让生态始终成为东营发展的最美底色和最亮品牌。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如何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把“双碳”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力争让绿色低碳成为东营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

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3月5日,市委书记李宽端在参加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集中审议时,提出了在黄河三角洲布局黄河流域污染物排放检测中心和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中心的建议,力争在实现“双碳”目标中作出东营贡献。

随后的几个月里,无论是到县区、开发区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还是专题研究生态环保工作,亦或是督导环保问题整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是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节能减排降碳更是成为贯穿其中的高频热词。

7月19日,市委书记李宽端在专题研究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时,明确要求积极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举措,加快制定我市碳达峰、碳中和方案。

于中平 摄

8月5日,在市委六届十次全会上,市委书记李宽端再次就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要求:既要充分考虑我市产业结构偏重的实际,坚定决心、迅速行动,采取果断措施,又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合理设置目标,科学把握节奏。

8月27日,市委书记李宽端带头专题研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强调要及早转变思维理念,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赢得工作主动。

8月30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作了题为《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的专题辅导报告,为我市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王俊杰 摄

8月3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必昌听取全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情况汇报,要求加快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同一天,我市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建的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揭牌,地校之间将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

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科学谋划、高位推动下,目前,我市成立了市级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委托省科学院生态所作为支撑机构,开展我市碳排放底数摸排、碳达峰路径研究等工作,正在组织编写《东营市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东营市碳达峰行动方案》,并根据国家和省政策体系框架,加快编制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农业农村、节能增效、碳汇、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实施方案,着力构建我市政策体系,力争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双碳”路径。

聚力节能减排: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节能减排是第一位的。

资料图

石化产业作为我市的优势主导产业,是碳排放的“大户”。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东营市海科瑞林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配备15万吨/年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今年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骤然降低了15%左右。而且通过技术提纯,捕集的二氧化碳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原料卖到园区其他企业,真正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

“我们这套装置二氧化碳回收率能达到98%,回收的二氧化碳能占全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2%到15%。”公司总经理许胜军介绍说,“二氧化碳回收装置投入了4000万元,二氧化碳的价格从去年的400元每吨一路飙升到2000元每吨,这样2到3年就可以回本了。”

既要减碳,更要节能。在东营奥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20万吨/年劣质原料油预处理装置节能优化项目正加快推进。该项目通过对企业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可节约能源量5704.93吨标煤。

在节能减排方面,我市聚焦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强化节能基础管理,引导企业提升节能基础管理水平,完善能源管理体系;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能源大数据中心,搭建能源监测市级平台,实施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确定能耗万吨标煤以上企业105家,并接入市级数据平台,助推企业节能挖潜;在化工、石化等行业挑选能效“领跑者”,开展对标达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省科学院生态所,“一企一策”制定差异化节能改造方案,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技改。

如今,技术改造已然成为我市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更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件“利器”。翻看今年我市第一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扶持项目名单可以一窥究竟:全市共有52个扶持项目,其中化工、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橡胶等传统产业技改项目达到了34个。

近年来,我市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主线,大力推进工艺、装备、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加快以节能降耗为核心的企业技术改造,强化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提高工业绿色发展水平。通过深入实施“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我市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实施“千企技改”工程,滚动实施1000项高水平技术改造项目,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落后产能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代名词,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只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才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才能促进节能减排,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对于落后产能,市委、市政府的态度是一贯的,那就是坚决淘汰。2018年,我市淘汰科力达、万通石化企业落后装置345万吨,2020年完成11家企业淘汰类炼油产能退出,退出产能326万吨。

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我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坚决”要求,依据环保、安全、技术、能耗、效益等标准,强化单位能耗产出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运用,对连续两年被评为较低效率类及以下企业,依法依规加快推进改造提升或淘汰出清。在融资、用能、用水、用电等方面,实行差别化要素配置,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是当前“双碳”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对此,我市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两高”行业和项目管理的实施意见》,严控“两高”项目建设,加快实施低碳项目,积极培育低碳产业。同时,组织企业实施高水平技术改造,推进原生资源协同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产业集聚区水、热、电、气集中供应,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

资料图

此外,我市还聚焦石化、橡胶、石油装备等优势传统产业,提高项目门槛,完善产业链图谱,聚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的高端项目,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提升行业能效水平,推动从“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

调整产业结构:用好动能转换这把“金钥匙”,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速构建具有东营特色和持续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双碳”目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

对于东营这样一座“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的资源型城市而言,产业结构调整既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更是事关长远的第一要务,必须要打好新旧动能转换这场硬仗。

近日,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亦度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正式批准上市,企业年生产能力可达2500万支,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该疫苗是山东首个上市的自产疫苗,填补了我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周广学 摄

这几年,越来越多像亦度生物这样的头部企业落户东营,有力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我市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稀土催化领域,稀土汽车催化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贵研1200万升/年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产业化项目、国瓷年产5000万升汽车尾气净化用蜂窝陶瓷产业化项目、东珩研发中心及催化器衬垫中试线项目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相继落地布局,打造稀土催化领域国际一流的技术高地和产业高地。

——波鸿高速轨道交通车轮及配套产业链项目,投资达50亿元,打造高铁车轮“材料——车轮——车轴——轮对”的核心产业链,将建成百亿元的国际化、国产化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

——中国商飞民机试飞中心东营基地5G试飞基地项目,将打造全国首个5G试飞基地,进一步提升东营基地在中国商飞整体战略布局中的功能定位。

……

近年来,东营立足产业优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传统产业正在发生脱胎换骨式的转变,新兴产业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东营特色和持续竞争力的“5+2+2”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绿色和创新为支撑的产业模式和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资料图

数据显示,东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2018年的28.15%提高到2020年的34.21%,提高6.06个百分点。今年1至7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1.6%,居全省第2位;“四新”经济投资占比41.4%,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聚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今年,我市梳理了6大产业15条产业链,全面实施“链长制”,“一链一策”精准补链延链强链,打造更有韧性、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为深化能源、物料梯次循环利用、无废生产奠定基础,取得了显著进展。

以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创新链,我市积极搭建各类创新载体和高能级创新平台,逐步形成“一产业一平台一基金一团队”的创新发展格局。航空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零碳”产业、盐碱地特色农业等“负碳”产业……各类新型低碳产业加快破题,释放出推动“减碳”的强大韧劲和活力。

优化能源供给:高效利用化石能源,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碳排放的根本来源是化石能源。实现“双碳”目标,从能源方面来说,就是要调整能源结构,高效利用传统化石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一步节能降耗。

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资源禀赋,我市各类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数据显示,我市仅可供开发的地热资源分布面积就有5655平方公里,可折合标准煤20.09亿吨,可采热水量562.61亿立方米,同时,我市还有大片海域、滩涂,海洋能、光能和风能资源同样十分丰富。

尽管如此,当前,我市能源利用仍以化石能源为主,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非排碳能源仅占8.5%,可再生能源利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多年来,我市坚持把能源结构调整摆在重要位置,在推动传统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的同时,认真落实国家、省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优惠政策,积极有序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在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方面,我市持续实施火电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推进燃煤机组(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实现达标排放。严控煤炭消费,扎实推进煤炭减量替代工作。大力发展工业余热供暖,降低城市供暖煤炭消耗。加快推广清洁燃煤和环保炉具,推进农村地区散煤治理。有序推进煤改气,大力推进储气设施建设。

如今,走在西城的西一路上,会发现一座与众不同的加油站,除了传统加油站的汽油、柴油机具外,还有充电桩、太阳能光伏板等设备。这是富海能源服务连锁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的油气光电智慧能源站。

资料图

“我们将光伏与油气站传统能源进行产业融合,探索出‘油气站+光伏系统+储能系统+电网+智能化+网络云端’等能源板块跨界产业融合模式,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清洁低碳能源跨越式发展,成为可推广、可复制的能源站模式。”公司董事长李涛介绍说。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能源节约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科学布局、合理开发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截至2020年12月,全市新能源装机已达205万千瓦。

——光伏发电方面,河口区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项目获得批复,10万千瓦生态高效渔光互补示范基地项目实现并网发电。通威(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200兆瓦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年发电量可达2.7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约10.8万吨。6月,2021年全省重点项目——总投资33亿元的华润财金红光渔业8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

——生物质发电方面,东营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12兆瓦项目、垦利9兆瓦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广饶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均已建成投用,实现并网发电。

此外,我市还积极探索新模式,有序推进风能、氢能、地热能的利用,持续加大地热供暖推广力度,目前,全市地热供暖面积约560万平方米,用于供暖的地热井111口,年可节煤量约15.5万吨。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当前,我市正立足本地实际,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谋划,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对区域内各种空间、物质资源进行开发,加快推动构建具有东营特色、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古语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不可能轻轻松松就能实现,必然是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不等不靠,从现在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迈进!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东可能下雪!更大寒潮即将南下,权威预报:南方确定大范围冰冻

广东可能下雪!更大寒潮即将南下,权威预报:南方确定大范围冰冻

中国气象爱好者
2023-12-11 12:43:45
大妈山坡卖淫:随来随时接待,20元一次不讲价!全部都被抓了!

大妈山坡卖淫:随来随时接待,20元一次不讲价!全部都被抓了!

盆盆追影
2023-10-30 21:32:05
“伤肝大户”被揪出,提醒中老年人:再爱吃也要忍住嘴,建议了解

“伤肝大户”被揪出,提醒中老年人:再爱吃也要忍住嘴,建议了解

泌尿男科王医生
2023-12-06 20:35:03
情深不负,解清帅女友首发声:支持离职,愿共赴未来

情深不负,解清帅女友首发声:支持离职,愿共赴未来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3-12-11 11:34:21
2024年中国经济预测(可信度极高)

2024年中国经济预测(可信度极高)

前沿天地
2023-12-11 12:02:53
丢死人了!我公公今年都63岁了,婆婆在几年前去世了

丢死人了!我公公今年都63岁了,婆婆在几年前去世了

冬天的百花开
2023-12-10 23:33:24
刚从库页岛回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库页岛,不要相信网上说的

刚从库页岛回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库页岛,不要相信网上说的

商事集营
2023-12-08 14:22:08
12月10日,徐若瑄,劲爆大瓜!

12月10日,徐若瑄,劲爆大瓜!

仙人掌说娱乐
2023-12-10 16:36:53
一个国家的精神,就印在他们的钞票上

一个国家的精神,就印在他们的钞票上

尚曦读史
2023-12-09 15:08:51
大街上,为什么看不见退休高官溜达?

大街上,为什么看不见退休高官溜达?

尚曦读史
2023-12-10 23:50:04
蔡英文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改口,为何?丨北京观察

蔡英文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改口,为何?丨北京观察

直新闻
2023-12-10 18:37:09
阿根廷总统米莱就职仪式现场,称:他X的自由万岁,咱们站起来…

阿根廷总统米莱就职仪式现场,称:他X的自由万岁,咱们站起来…

侦姐有料
2023-12-11 01:00:33
大事件!今年越南已批准100多家台资工厂,平均投资超4000万美元

大事件!今年越南已批准100多家台资工厂,平均投资超4000万美元

杂谈哥闲谈
2023-12-10 20:56:13
院士上电视鞋底老化掉渣,媒体:这不是“洋相”而是科学家本色

院士上电视鞋底老化掉渣,媒体:这不是“洋相”而是科学家本色

极目新闻
2023-12-10 16:54:22
陕西高二女生操场生子,调查后发现,孩子父亲身份令人傻眼

陕西高二女生操场生子,调查后发现,孩子父亲身份令人傻眼

青丝人生
2023-11-30 18:09:24
31岁羽毛球名将于小渝溺水身亡,结婚不到两个月,最后露面照曝光

31岁羽毛球名将于小渝溺水身亡,结婚不到两个月,最后露面照曝光

阿桥侃娱乐
2023-12-11 11:13:16
泰国人质回家描述哈马斯暴行 永远不会忘记

泰国人质回家描述哈马斯暴行 永远不会忘记

三界见闻
2023-12-10 18:30:09
脱北者谈张成泽:自称一号同志,生活放荡,为金正日选妃自己先尝

脱北者谈张成泽:自称一号同志,生活放荡,为金正日选妃自己先尝

历史八卦社
2023-12-10 01:55:04
揭秘缅北“猪女”和“母牛”的地狱遭遇:一天接待数百人

揭秘缅北“猪女”和“母牛”的地狱遭遇:一天接待数百人

山股长
2023-12-09 21:07:59
美媒预测西部球队进入季后赛概率:森林狼100% 湖人74% 太阳36%

美媒预测西部球队进入季后赛概率:森林狼100% 湖人74% 太阳36%

直播吧
2023-12-11 09:31:15
2023-12-11 15:20:49

头条要闻

河南共青团官微质问杨丞琳:说"河南人爱骗人"好笑吗

头条要闻

河南共青团官微质问杨丞琳:说"河南人爱骗人"好笑吗

财经要闻

广州芳村“金融茶”爆雷始末

体育要闻

孙兴慜连续8年进球上双!载入英超史册

娱乐要闻

徐若瑄宣布离婚:感谢九年彼此付出

科技要闻

京东的“第一场雪”,来得晚了一些

汽车要闻

标配空悬+后轮转向 异类MPV小鹏X9行不行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房产
健康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幸福正当红-稀奇艺术2023广州设计周正在进行

博主推测GTA6地图名来源:首次发现佛州的探险家

房产要闻

至张家湾!轨道交通M101通州一期工程新动态

腿脚冰凉,可能是血管“堵了”

军事要闻

中国海警对菲船只向"坐滩"军舰运送物资依法管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