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快规模流转。推动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打造草莓新品种培育示范中心等2处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引导农户将合法闲置土地使用权转为股权,实现农户、村集体、经营主体共同增收。目前,已流转集体土地600余亩,实现集体增收11万元。
二是强化项目带动。投资2000余万元,集中整合5万亩闲散土地,建设淄水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采取“上级扶持资金捆绑使用、镇财政资金兜底保障”的方式,由合作社以土地和资金入股参与产业项目建设。目前,项目建设已完成65%,带动高刘村等村庄实现集体增收5万余元。
三是拓宽增收渠道。发挥辖区工业企业密集、流动人口多等优势,盘活西水村等5个村闲置住宅资源,引导村民将闲置住宅和闲置宅基地进行整合利用,通过村民自营、整包出租等方式,出租闲置住宅260余处,年可增加村民收入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