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20:30,如果打开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你会看到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曾经失聪的女孩,在山间果园里起舞,以直播的方式来帮助销售家乡的苹果。
女孩今年21岁,名叫王艺迪,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薛家峪村人。从2005年开始,本报曾多次报道王艺迪的故事。从她失聪到获得救助,到重新听见声音,到帮乡亲销售苹果,16年间,我们和读者一起见证着她的成长。
她把“苹果之舞”跳到央视的背后,有她的不幸和幸运,有一个家庭与磨难的不屈抗争,更有在淄博奋力迈进农业3.0时代大背景下,南部山区新农人破解传统种植模式短板,力推苹果产业迭代升级的改革篇章。
央视栏目组在拍摄推介会。
热闹起来的小山村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
2021年6月18日,薛家峪村里搭起了喜庆的大舞台,村民们蜂拥而至,各地客商远道而来。一场由沂源县西里镇政府主办的“沂源红”苹果推介会,让原本寂静的小山村变成了喧闹又欢乐的海洋。
身着盛装的王艺迪出现在舞台上,和同学一起翩翩起舞,博得阵阵掌声。
这次推介会虽然规模不大,但战果颇丰:到场的客商和当地合作社签下了3万多斤苹果的订单;未到场的客商也通过多种方式,签下了7万余斤苹果订单。一场推介会下来,村里20%的苹果被提前抢购。
当天的焦点除了舞台,还有来自央视栏目组的工作人员,推介会是他们拍摄王艺迪故事的素材之一。
6月15日,央视栏目组一行人来到淄博,王艺迪的“苹果之舞”是他们的拍摄重点之一。提前十几天接到“任务”的王艺迪有点犯愁,她要在短时间内编排舞蹈并排演熟练。
必须找一位专业老师!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积极牵线,最终由王艺迪就读院校——淄博市技师学院的一位专业舞蹈老师为其提供辅导。
“这组舞蹈表达的是一棵小树苗长成大树,经历磨砺后收获累累果实,并把用真情浇灌的苹果推介出去的故事。这段舞蹈里面也有王艺迪的经历。”辅导王艺迪的舞蹈老师陈玉茂说。
央视栏目组摄制人员看完这段舞蹈后赞叹不已。
来自东营、滨州等地的采风团采访王茂盛和王艺迪。 资料照片
不幸的她幸运地重获新生
一个普通的淄博女孩,何以引起央视的关注?这与王艺迪的经历有关。
薛家峪是地处淄博南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2000年12月,一个女婴降生,因为当天下了一场雪,父亲王茂盛为她取名王晓雪。
晓雪两岁半时,一场意外让她失去了听力。为了治病,王茂盛和妻子抱着晓雪踏上求医之路,跑了很多医院。2006年,北京一家医院专家的话让晓雪一家看到了希望:做电子耳蜗,重建听力系统。
夫妻俩省吃俭用、拼命工作,却无法凑齐做电子耳蜗手术的费用,只好给孩子配了助听器,把她送到青岛一家语言康复中心训练,先设法让孩子的语言能力不再退化。
2005年,《鲁中晨报》多次报道晓雪的遭遇,引起广泛关注,多个单位及市民踊跃捐款。
钱终于凑齐了!2011年6月1日,晓雪在医院做了电子耳蜗手术。“听到声音的那一刻,我才知道世上有那么多美妙的声音……”她的话让王茂盛夫妻俩喜极而泣。
这个家庭重回正轨,王茂盛给晓雪改了个新名字:王艺迪。“艺字是因为她喜欢舞蹈和画画,迪字是希望她像张海迪一样坚强乐观。”王茂盛这样解释。
看着果园里快熟透的苹果,王艺迪很高兴。
为家乡苹果起舞代言
女儿重获新生,夫妻俩依旧没有闲下来。
前几年,王茂盛在外地工作,有空还帮着乡亲卖苹果。他发现,传统种植、销售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果农各自为战,只管种植不管需求,苹果产量高而品质低,常为销路发愁。“返乡创业,进行产业化改革,帮果农致富的念头,在我心里冒了出来。”王茂盛说。
2019年,王茂盛回到老家,先从自家果园下手,该砍的树砍掉,进行大刀阔斧的迭代升级。最先接受种植新模式的果农李学义开始时还半信半疑,直到苹果丰收、收入翻番,才彻底打消了疑虑。
2020年,王茂盛成立果业专业合作社,推出了果园光学改造、有机化种植等多个管理体系,入社果农按统一模式、流程规范管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苹果产业改革行列。目前,在社果农已有30多户。
产业改革步入正轨,销售成了摆在王茂盛面前的又一个难题。去年国庆节假期,王艺迪无意中听父亲说起此事,懂事的她萌生了一个念头:“以前那么多人帮助过我,现在该我为家乡做点事了!我可以通过直播跳舞帮乡亲们卖苹果!”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对王艺迪跳舞卖苹果的事进行了报道,被众多媒体转载。新华社、澎湃新闻、山东广播电视台等也报道、转载了王艺迪的故事。
近一年来,只要有时间,王艺迪就会到果园,一边直播一边跳舞。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也包括央视。
这个懂得感恩的女孩和淄博苹果产业改革的缘分、故事依旧在续写着。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渤海
■ 爱心企业家说
让更多人吃上好苹果
山东宁智寓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光亮:
“艺迪的故事非常感人。今年我要加大苹果订购数量,把最好的苹果分享给老人们。”
淄博瑞行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滋明:
“他们的苹果确实太棒了,是真正的有机富硒苹果,我们非常放心。我们将把这项公益事业延续下去,让客户更满意。”
弋林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雪山:
“通过去年的品鉴,今年我们将再次与薛家峪村签下订购合同,让更多人吃上健康好吃的沂源苹果,让爱心一直传承。”
■ 王艺迪说
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家乡作贡献
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也是每一位青年应该有的责任与担当。我没有把自己当成残疾人,我想为家乡、为社会贡献力量,证明我能行。我想做一个有用的人。
在我的家乡,乡亲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苹果。我爸爸带着乡亲们进行苹果产业改革,遇到很多困难,都克服了,只有销售难的问题还困扰着他们。以前是别人帮我,现在是我回馈的时候了。利用自己的所学和特长,为家乡苹果代言,扩大沂源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能以这种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我非常开心!
■ 记者手记
懂得感恩的她 活出了最美的样子
初见王艺迪是在去年10月份,而从16年前,我的同事们就在接力报道她的故事,关注她的成长。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坚毅乐观、奋斗向上的精神。
曾经,她是一个两岁半就失聪,在无声世界中熬过多年,11岁才重新听到声音的孩子。她长期寄宿在语言康复学校进行训练,忍受与家人的别离之苦;父母为给她治病省吃俭用、拼命工作……种种磨难和压力,我们很难完全体会到个中滋味。
来自社会的爱心,不仅让这个不幸的孩子重获新生,还在她心里埋下了感恩的种子。
当家乡需要她时,她用自己的力量为苹果找销路。昨天的“折翼天使”,今天接过了社会爱心凝成的接力棒,开始回馈家乡和社会。
正如她被推选为“淄博最美青年”候选人时的一段评语所说:她把感恩和担当作为有机融合,用一个苹果连起了民生大工程,回馈家乡、助力乡村振兴,展现了新时代淄博青年的风采。王艺迪活出了最美的样子。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