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是一次提升城市形象的洗礼,更是一项全方位的惠民工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笃定为民惠民初心,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把社区、村作为创城的主阵地,聚焦创城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把疫情防控、“四邻”责任社区创建、改善环境卫生、打造“红色物业”、加强文明引领作为主抓手,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协调配合,统筹安排建设时序,严格标准规范,加大攻坚力度,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发展变化,共享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宣传氛围“浓”起来
“您好,我是创城宣传员,今年是东营市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局之年,您对创城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问您对周围的环境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或是有好的建议吗?”……近日,胜利街道各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村“两委”干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走进辖区的大街小巷、楼前屋后、每家每户,派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致市民的一封信》《东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公益头盔”免费试用领取明白纸》等创城宣传资料,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向群众耐心细致地讲解创建文明城市的相关知识,倾听居民的声音,倡议居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争当文明人,争做文明事,争创文明城。通过挨家挨户进行入户走访宣传,普及创城知识,提高了居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
宣传员入户仅仅是胜利街道营造浓厚氛围的举措之一,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利用LED显示屏、横幅标语、公益广告牌、“胜利之美”微信公众号等营造良好创城宣传氛围。建立街道创城微信工作群,随手拍,立刻传,马上办,让问题和短板尽在掌控之中。微信群定期推送创城工作动态,对先进做法及时宣传,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出“人人都是创城主力军,个个都是创城责任人”的良好氛围。
环境整治“动”起来
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环境整治是首要任务。环境卫生不仅仅是创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乎居民福祉的大事。胜利街道坚持卫生整治常态化以及精准攻坚的工作原则,确保辖区环境整洁长效保持。
胜利街道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从小区环境卫生治理,集贸市场管理,背街小巷、农村环境、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门前经营秩序等方面入手,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开展美丽小区评选,对小区环境卫生达标的,及时进行奖励,之后由所在社区做好日常检查;对小区卫生两次检查不达标,但经过督导后达标的,降低奖励档次;对小区卫生连续三次不达标的,给予警告,并约谈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约谈后一周内仍不达标的,启动辞退物业服务企业程序。
——做好集贸市场日常监督。对不服从管理、不落实责任的,该约谈的约谈,该处罚的处罚,该停业整顿的停业整顿。对没有开办主体的集贸市场,该关停的关停,群众确实有需要的,引导其他集贸市场开办主体接管经营,街道适当给予补贴,帮助其恢复正常经营秩序。
——做好背街小巷、农村环境、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日常检查,按照合同约定和考评细则,对中标的物业服务企业该奖励的奖励,该罚款的罚款。
——做好门前经营秩序日常督导检查。开展门前环境卫生评比活动,每30到50个商户树立一个标杆,挂“最美经营业户”牌子。对经过督导表现好的商户,挂“良好经营业户”流动红旗,调动商户积极参与评比、参与创城工作。对不服从管理的,按照规定给予处罚。
同时,街道针对薄弱环节,切实补齐短板弱项。对乱扯乱挂、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背街小巷积存垃圾、道路破损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销号管理。
公共服务“活”起来
胜利街道不仅在“颜值”上做足文章,更在文明实践、“窗口”服务、志愿服务上下足功夫。
胜利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是人员汇集交流、行业广泛交织的社会事务枢纽。作为街道最大的对外服务窗口,便民服务中心以创城为契机,树立行业规范,打造服务品牌。统一制作佩戴胸卡,要求党员佩戴党员徽章,主动亮明身份,提供热情服务;制作窗口警示牌,规范物品摆放,打造优良环境;规范文明礼仪、手势动作,提供优质服务;制订和完善《窗口服务行为规范》《举报投诉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全程监督审批流程。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便民服务中心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将创城工作延伸至审批服务方面,制定审批服务指南,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监督审批服务流程,跟踪项目全生命周期,将文明服务辐射到项目,覆盖街道内、延伸街道外,提升街道文明形象。
创城攻坚战打响以来,胜利街道辖区内流动的“志愿红”更加温暖人心,无论是在路口处、在大街小巷,还是在服务大厅里,总能看到志愿者用微笑给群众送上的贴心服务:引导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群众排队有序入场,及时清理环境卫生,指导群众办理业务……
树文明之风,促社会和谐。胜利街道愈发注重创城的“温度”,为老人理发、开展义务保洁、劝导文明交通……在创城过程中,涌现的文明人文明事也越来越多,居民争做创城倡导者、宣传者、服务者的氛围日渐浓厚,为文明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