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精神二科“李蕊护理团队”是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技术精、团队凝聚力强,立足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优秀服务的护理队伍。团队始终坚持让患者“享温暖、燃信心,踏出回归社会坚定步伐”的服务宗旨,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建设,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塑造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一心为患者服务的“白衣天使”形象,致力于打造精神疾病患者的幸福港湾。
练就一身技能,全方位照顾病人起居
众所周知精神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精神二科是无陪护病房,主要收治男性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对于“李蕊护理团队”的护士们而言,她们不仅仅要打针、配药、观察病情,还要当“全职保姆”。
细数护士们的日常,那就是围着病患连轴转的一天,病患从早上起床洗漱,到三餐进食,再到服药、洗澡、换衣服都要在护士的督促和指导下进行,此外还要帮助他们剪指甲、刮胡子、剪头发等等。对于那些欠缺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护士们还要为他们洗脸、喂饭、协助大小便等。
面对这样的繁杂工作,“李蕊护理团队”的护士们却能做到任劳任怨,无微不至地照顾,尽最大努力让患者满意,让家属放心。李蕊护士长总是在科室传递这样的理念:于患者而言,任何时候都无小事之说。在精神科,为患者沐浴更衣,喂饭喂药等护理,虽每件事情都很平凡很渺小,但要日复一日把这一件件小事做好那就不平凡。
细节彰显真情,亲情化服务温暖有爱
“亲情服务”是“李蕊护理团队”的金字招牌。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况不稳定,要求医护人员既要在行为上对病人要展现亲情和挚爱之心又要在语言上对病人体现智慧和耐心。为此,“李蕊护理团队”在病区开展“向我敞开心扉谈心会”,针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和不同病因的患者,通过书写或谈心交流等方式,打开患者心结。患者王大哥患有狂躁症,经常出现过激行为,不配合治疗。当护士们了解到他为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而烦躁时,护士们本着心病还须心药医的原则,马上对症下“药”,就以孩子为话题切入点进行了耐心细致、体贴入微的亲人式沟通和朋友式交流,使得他勇于敞开心扉,积极参与治疗。后来患者不但病情好转,还认识到以前种种行为的错误并认真反省,经过系统治疗了两个月,现病情康复,修复了亲子关系,顺利回归家庭。
为方便患者出入院,“李蕊护理团队”不但精心制作了详细而温馨的出入院手册,更是贴心的为出院患者准备了手提袋,方便患者收纳自己的日常用品、出院药物等。李蕊护士长说:“要想把护理工作做到位,必须抓工作多一些精细思维,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把每一项护理工作做对、做细、做全、做完、做好是我们工作的目标。”
为了让患者能安心住院,“李蕊护理团队”把每天的住院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早晨组织患者和值班护士集体唱红歌,上午和下午各做一次八段锦或体操,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联欢会、生日会、还开展棋类、朗读、歌咏等多种比赛。17岁的小刚是一名抑郁症患者,住院几个月来,他从一个悲观厌世的抑郁少年,成为现在活泼开朗的歌唱达人,一缕缕希望的曙光慢慢在他眼中点亮,一滴滴涓涓之爱渐渐滋润他干涸的心田。在精神二科,他再次学会了与人相处,学会了说“你好”“谢谢”;在这里,他重拾了生活的希望,久违的笑容在他的脸上绽放。
“李蕊护理团队”的白衣天使们,在岁月的流逝中,默默地奉献,他们用爱心、细心、耐心和热心服务于精神疾病患者,将一颗颗孤岛式的心灵串联起来,实现了亲情服务零距离,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家庭式的亲切感和氛围感,让患者不再无所适从,不再惶恐害怕,真正感受到了医院大家庭的尊重、理解和友爱。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患者,“李蕊护理团队”用忍耐和坚守筑起希望的桥梁,他们全力以赴,只为一个共同的夙愿:让患者尽快康复回家、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刘琦)